元旦文雅说法

2022-07-08 07:32: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元旦文雅说法》,欢迎阅读!
文雅,元旦,说法

元旦文雅说法

元旦,是一年的第一天,有许多别称。唐代徐坚撰写的《初学记》卷四引《玉烛宝典》:“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上日,亦云正朝,亦云三元,亦云三朔。”《说文解字》中对“旦”的字义有解释:“旦,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凡旦之属皆从旦。”

那么,最古老的“旦”字写法是怎样的?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大汶口文化大口尊,上面刻有日、月、山符号,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将其解释为“旦”字,其中最上面的部分像太阳,中间像云气,下部像山峰,正是早晨山上云气承托着初升的太阳的旦明景象。

这一大口尊,1960年出土,为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其时间距今约5000年左右。器高52厘米,口径30厘米,壁厚3厘米。夹砂灰陶,侈口,口沿外折,深直腹,下部渐收成尖底。火候较高,胎骨坚硬。腹上部刻有陶文。现收藏于莒州博物馆。

据了解,此类陶文在莒县陵阳河、大朱家村、杭头等三处遗址均有发现,现已出土八种类型20个单字。在莒县陵阳河、大朱家村遗址正东方,分别耸立着寺崮山、屋楼崮两座山峰。每年春分、秋分时节,早晨红日从峰顶冉冉升起,依稀呈现出“日月山”形图像。当地考古专家认为,日、月、山符号是莒地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期观察太阳发现的春秋二分的天文奥妙。这些陶文是东海之滨的莒人为祭祀太阳神,因形见义、随体诘诎的杰作。它具备了汉字音、形、义的因素,并正向臻于成熟的汉字发展。

可以说,莒州博物馆藏的大口尊上的陶文,是最早的中国文字的


雏形,让中国的文字史和文明史,从3500年提前到了5000年,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另外,济南考古馆展出的大口尊,2018年出土于宁阳县于庄东南遗址,口径32厘米、高62厘米,一侧腹上部刻有类似符号。一般来说,带有刻划符号的大口尊多出土于大中型墓葬中,形制、位置突出,带有明显礼器色彩;而此件大口尊出土灰坑之中,为研究大口尊的性质和用途提供了新材料。这是近年来鲁中地区大汶口文化核心区域首次发现的带有刻划符号的大口尊。

古代的自然崇拜,非常注重有形体的物象,因为太阳充满了光热,所以古人特别崇拜太阳。《山海经》中有不少关于太阳的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羲和浴日”“十日神话”等;再如屈原的“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生产活动的发展,促进了元旦的演变。

说回元旦,因历法不一样,元旦的日期也不一样。民国以前,元旦即现在的“春节”,也就是农历新年。在我国历史上,一些时期对新年的说法并不一致,比如:夏以正月为岁首,商以十二月为岁首,周以十一月为岁首,秦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岁首。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实施的《太初历》中规定夏历正月为岁首。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正月》中有“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的记载。

辛亥革命后,19121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大总统誓词》上署明“中华民国元年元旦”采用民国纪年。


1949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将公历11日正式定名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自此我国的每年11日就成为家喻户晓的“元旦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84496dd14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