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中凤凰台意象分类

2022-04-08 08:1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全唐诗》中凤凰台意象分类》,欢迎阅读!
凤凰台,全唐诗,意象,分类

《全唐诗》中凤凰台意象分类

作者:范秀玲,曾坤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5



范秀玲1 曾坤2

1.热带海洋学院, 海南 三亚 572000 2.三亚华侨学校, 海南 三亚 572000

摘要: 在古代中国, 凤凰作为上天的使者, 秉承上天渡人劫难的使命。 在人间除恶扬善, 人们感激上天, 在显现凤凰的地方建起凤凰台, 供凤凰栖息或纪念凤凰的英勇事迹。 文人们对凤凰台的兴趣从唐朝时期逐渐变得越来越浓厚, 关于凤凰台的诗词名句也不在少数, 凤凰台不再只是一处简单的观赏景点。 本文旨在对 《全唐诗》 中凤凰台意象进行分类, 而深入了解中国文人墨客所寄寓的理想愿望。

关键词: 凤凰台; 意象; 全唐诗; 皇室象征; 国家象征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05.055

中图分类号: I20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580 2018 05017703

中国自古以来都以凤凰作为天地之间最为尊贵的神兽, 它传递着上天对人类的指引和眷顾。 凤凰作为上天的使者, 秉承上天渡人劫难的使命, 在人间除恶扬善, 人们感激上天, 在显现凤凰的地方建起凤凰台, 供凤凰栖息或纪念凤凰的英勇事迹。凤凰台遗址从古传承至今, 现有的凤凰台遗址就有八九处, 现南京市、 烟台芝罘区、 潮州、 郑州、 山东、河南、 苏等地均有凤凰台遗址, 并成为我国著名名胜古迹中一道特色风景。

凤凰台始建于南朝, 有关凤凰台的资料最早出现于南朝刘宋文帝元嘉年间, 据现有文献南朝沈约《宋书》 卷中的 “符瑞志中” 记载: “文帝元嘉十四年(438年) 三月丙申, 大鸟二集秣陵民王园中李树上,大如孔雀, 头足小高, 毛羽鲜明, 文采五色, 声音谐从, 众鸟如山鸡者随之, 如行三十步顷, 东南飞去。扬州刺史彭城王 (刘) 义康以闻。 改鸟所集永昌里曰凤凰里。 ”[1 可以肯定的是此鸟非孔雀, 虽然孔雀也具有羽毛鲜艳明丽的特征, 但它生长在高山乔木中且人们早已于汉朝时期就已经对孔雀有了清晰的了解。 凤凰则非梧桐树、 李树不栖, 凤凰所至, 群鸟随之, 所以这不明的大鸟必定是凤凰, 因此彭城王才改永昌里为凤凰台。 《景定建康志》 中对这件事是考证过的: “乃置凤凰里, 起台于山, 因以为名。 又按《宫苑记》 凤凰楼在凤台山上, 宋元嘉中筑, 有凤凰集, 以为名。 2 这是关于凤凰台最初的记载, 后来的对凤凰台的记载大多参照 《景定建康志》

《景定志》 中, “凤凰台” 一条共录李白以来唐宋文人的诗词有26篇, 不包括元明清时期的诗歌,仅 《全唐诗》 “凤凰台” 就已经占有16篇, 可见当时处于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唐朝诗人对凤凰台的关注程度。 凤凰台在南朝时期并未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 经过岁月的沉淀, 其独特的文化底蕴, 美好的意愿在文化经济空前繁荣的唐宋时期得到了充足的展现, 尤其是以诗仙李白的 《登金陵凤凰台》 为代表作, 凤凰台一跃至众人眼前, 时声名远播, 成为诗人们喜爱的歌颂吟唱的诗词题材。 有了文化的添色, 凤凰台不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旌纪凤凰祥瑞, 它也被赋予了独特的意象内涵。

《全唐诗》 中凤凰台诗总共16首, 诗人总共有14人, 诗人因创作心境不同, 表达的

思想感情也有所不同, 凤凰台所承载的情感与意象也各有不同之处。 通过从作者的思想情感、 抒情手法、 创作背景等方面, 分析 《全唐诗》 中凤凰台诗, 可以将 《全唐诗》中的凤凰台意象划分为爱情意象、 皇室象征和国家象征、 理想象征三类。




(一) 凤凰台与爱情意象

自古以来凤凰具有象征爱情美满幸福的意义,且人们多用鸾凤和鸣来形容夫妻之间的美满爱情,凤凰台承接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意愿, 但更多的是升华人们的爱情, 使爱情成为永不消退的结晶。 凤凰台传说中最为著名, 且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萧史弄玉吹箫引凤, 这是人们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

《列仙传拾遗》 中有一段传说 “弄玉吹箫” : “萧史善吹箫, 作鸾凤之响。 秦穆公有女弄玉, 善吹笙,公以妻之, 遂教弄玉作凤鸣。 局十数年, 凤凰来止。公为作凤台, 妇止其上。 数年, 弄玉乘凤, 萧史乘龙去。 ” 春秋时期, 秦穆公有个名叫 “弄玉” 的小女儿, 不仅姿容无双, 且能吹笙, 技艺卓绝, 秦穆公欲为其婚配, 奈何弄玉非精通音律的高手不嫁。 一晚,弄玉赏月之时隐约听见美妙的箫声与自己的笙相和, 秦穆公知晓后派人四处寻找, 于华山中峰寻觅到一位擅长吹箫的青年才俊, 正是萧史, 秦穆公将女儿嫁给他, 萧史婚后教弄玉吹箫学凤的鸣声, 弄玉功夫不负有心人, 她吹的箫声竟和真的凤鸣一样, 至把天上的凤凰引下来, 秦穆公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台, 名为凤凰台, 萧史、 弄玉在台上吹箫、 吹笙, 长此以往, 二人笙箫相和, 引得金龙紫凤, 最后萧史乘龙, 弄玉跨凤, 飞升成仙。 他们这对神仙眷侣于凤凰台飞升成仙的故事受到百姓的推崇, “乘龙快婿” “龙凤呈祥” 的成语因此而诞生, 凤凰台则成为豆蔻年华的少女祈祷上天赐予美满姻缘的福地。

萧史弄玉的故事成为人们津津乐道和称颂的传说, 凤凰台见证了他们美好圆满的爱情, 人们则期望凤凰台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幸福美满的姻缘,因此凤凰台被赋予了爱情的意象。 《全唐诗》 中凤凰台象征爱情的诗将凤凰台作为美好爱情的归宿, 罗邺的 《鸳鸯》 “红闲碧霁瑞烟开, 锦翅双飞去又回。一种鸟怜名字好, 尽人缘恨别离来。 暖依牛渚汀莎媚, 夕宿龙池禁漏催。 相对若教春女见, 便须携向凤凰台。 ” 此诗虽以鸳鸯为主题, 把鸳鸯作为爱情美满幸福的象征, 幸福圆满的爱情最终都要飞向凤凰台, 可见凤凰台是爱情的最终归宿, 表现出凤凰台是人们定情乃至成就美好爱情生活的象征。 张说的《奉和圣制同玉真公主游大哥山池题石壁》 “池如明镜月华开, 山学香炉云气来。 神藻飞为鹡鸰赋, 仙声飏出凤凰台。 ” 诗人与玉真公主游大哥山池, 池水如明镜一般, 山上云雾缭绕, 仙乐从凤凰台飘出, 此处的台纪念的是萧史弄玉的仙乐, 承载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此诗人此处引用了这个典故, 将此处的台也称为凤凰台。

(二) 凤凰台与皇室象征、 国家象征

凤凰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较多代表皇家风范,古代贤德君王被称为凤凰, 后来随着龙的图腾渐渐发展, 唐宋朝之后, 凤凰则代表以后妃为主的皇室女子, 而比喻为君子贤人的意思逐渐淡化。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帝王将凤凰降世作为检验是否国泰民安的象征, 并且臣子常常规劝皇帝要以德治国, 帝王德行高尚, 并将其德行广施至臣子及百姓,那么凤凰就会带来上天的指引, 降临人间, 建立凤凰台不仅能昭显君主的贤良, 还能安抚百姓, 遵从统治者的管理。 凤凰台意象也随着凤凰意象的转变而转变, 先前旌纪凤凰神兽, 保佑一方安宁的意思逐渐分化为皇室象征、 国家象征。

《全唐诗》 中凤凰台诗有6首诗是象征皇室、 象征国家。 沈佺期的 《寿阳王花烛图》 唐朝诗人宋之问的 《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李峤的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李適的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和萧至忠的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中的 “凤凰台” 也是指安乐公主显赫的皇家背景, 此诗中的凤凰台、 龙等均是吉祥之词, 配以皇室宗亲的身份也颇为恰当, 既不失身份, 也不显得过于趋炎附势, 凤凰台象征着皇室, 代表皇室女子尊崇的地位。 当然在封建社会时期, 诗人们也有为皇室服务, 一些为皇室歌功颂德的应制诗歌逐渐诞生, 例如李適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


应制》 “银河半倚凤凰台, 玉酒相传鹦鹉杯。 若见君平须借问, 仙槎一去几时回。 萧至忠的《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西郊窈窕凤凰台, 北渚平明法驾来。 匝地金声初度曲, 周堂玉溜好传杯。湾路分游画舟转, 岸门相向碧亭开。 微臣此时承宴乐, 仿佛疑从星汉回。 ” 诗人们所作皆为应制诗, 均是为皇室服务, 虽然辞藻较为华丽, 却也不失浪漫色彩, 凤凰台在诗中象征着皇室宗亲的无上地位以及富贵华丽。 骆宾王 《帝京篇》 “岑对玉楼, 椒房窈窕连金屋。 三条九陌丽城隈, 万户千门平旦开。 复道斜通嵨鹊观, 街直指凤凰台……” 《帝京篇》 中描写了规模恢宏的皇室居住的帝京壮观辉煌场景, 虽意在通过描写其繁华的盛世景象, 讲述福祸相依的哲理, “交街直指凤凰台” 看出凤凰台位于帝京的最中心, 根据古代的建筑方式, 一般是以皇宫作为中心辐散开来, 帝京的中心是皇宫, 此处的凤凰台就是皇宫的最核心位置, 代表着皇家的权威与庄严。

《山海经》 记载: “是鸟自歌自舞, 见则天下安宁。 ”[3 因此, 统治者为向百姓昭示君王德行厚重, 福泽广施, 构筑凤凰台向上天祭祀, 祈求国泰民安, 风调雨顺。 不管是君王出于政治目的还是真心祈求国家繁荣昌盛, 凤凰台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国家象征。

(三) 凤凰台与理想象征

凤凰是文人的精神寄托, 凤凰象征文人学子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凤凰的高洁品质、 孤傲的气质, 均是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凤凰台虽然也被赋予了文人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意义, 诗歌中既有抒发实现文人学而优则仕的志向, 也有抒发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能实现自己理想, 不受君王重用, 产生的愤懑之感和忧思国家兴亡之感。

《全唐诗》 中诗仙李白就凤凰台写了两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 《金陵凤凰台置酒》 《登金陵凤凰台》 这两首诗的出现令凤凰台的知名度响彻九州,《金陵凤凰台置酒》 这首诗虽然也是在凤凰台由景抒情, 但更多看到的是李白在政治理想破灭的时候, 对当朝君主不重用贤良大臣的不满情绪, 自我放逐, 自娱自乐, 沉溺于歌舞醉酒当中, 以慰藉自己。 此处凤凰台所代表的是位列三公的政治理想,这与当时李白的 “由布衣跃升为帝王之师” 的政治理想相同。 《后汉书注》 《帝王世纪》 记载: “黄帝以风后配上台, 天老配中台, 五圣配下台, 谓之三公。 ”可以看出李白想要位居天老, 仅次于君王的政治抱负。 凤凰台此时承载着李白满腹的政治理想, 却始终不能实现。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在创作时间上至今仍有分歧, 一种说法是作者于天宝年间 “赐金还山” , 被奸臣排挤出长安, 南游至金陵, 有感而发所作的; 另一种说法就是诗人流放夜郎被赦放后, 返回时路经金陵所作。 这两种说法均说明此诗是李白政治理想受挫后所作,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李白再次登上金陵凤凰台虽感叹英雄不再, 盛世不复, 繁华已去的情景, 他的政治理想也和凤凰不再来的凤凰台一样被花草埋没, 君王总是被奸佞小人蒙蔽双眼, 自己不能施展所长, 为国家效力, 分外惆怅。

这些意象都代表了人们美好的意愿, 寄予了他们内心最为真实的情感。 凤凰台作为承接他们情感的载体, 表现了凤凰台不同的意义。 凤凰台历史悠久, 意义也非常多, 其文化内涵、 历史底蕴深厚, 是我国的瑰宝。 至今, 我国凤凰台遗址有多处, 但保存较好的目前有湖北凤凰台与山东凤凰台。

《全唐诗》 中的凤凰台在中国文学史、 历史学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文学地位、 历史价值,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人民旌纪凤凰, 祈求富贵安康的美好愿望的平台, 也承载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更是文人骚客抒发自己理想, 表达为国效力、 济世怀仁的政治理想的解语花。 至今日, 凤凰台成为景区中书独具历史文化内涵的景观, 让全世界人民都可以瞻仰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 文学知识, 凤凰台文化还将继续传承下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8478e4abd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