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中的儿童视角

2023-05-02 00:3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莫言小说中的儿童视角》,欢迎阅读!
莫言,视角,儿童,小说

莫言小说中的儿童视角

莫言小说中的儿童视角



要:儿童视角叙事在莫言的作品中比重大,数量多。无论叙述者本身是儿童,还是成人长大后对自己童年的追忆,使用儿童视角叙事成了莫言小说的一大特色。研究莫言小说中使用儿童视角叙事的特征和意义,对进一步理解莫言小说的创作内涵、欣赏其艺术特色,具有重要意义,也正是这种儿童视角的叙事模式,给莫言的小说带来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莫言小说;儿童视角;童年经历;艺术效果

莫言在他以东北高密乡为创作背景的乡土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活灵活现、性鲜明的儿童形象。成年的莫言选用儿童视角写作,这是他写作的一大特色也是一大成功。这造就了莫言天马行空般的梦幻艺术风格和独特的审美体验。他描写现实却又不受制于现实,描写苦涩却又饱含温情。在儿童视角的叙事框架下,言将他生活过的东北高密乡那片神奇的土地用一种魔幻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一、莫言小说使用儿童视角书写的特征

在莫言创作的小说中叙事视角多是儿童18岁以下的孩子)在社会经历上,他们涉世未深、童真无邪、敢爱敢恨;在对世界的感知上他们比成人更加敏感,对周围的新鲜环境更加好奇。莫言笔下的儿童具有这种共性,同时,莫言也赋予他们以个性。这些儿童不是新时期物质富裕的城市高楼里幸福健康成长起来的娇嫩花朵,而多是出生于穷苦农村土地里饱受苦难和暴力的可怜小孩。例如,莫言著名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那个没有姓名、家庭贫困、忍受暴力却始终沉默不语,内心极其敏感、想象力极为丰富的可爱黑孩;《四十一炮》中那个嗜肉如命、爱肉懂肉、爱憎分明的聪明小孩罗小通;《铁孩》中备受饥饿折磨甚至去吃铁的铁孩;《拇指铐》中救母心切却被锁在树上无人帮助的可怜小男孩阿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中人小志气大的豆官;《丰乳肥臀》中患上 “恋乳癖”永远长不大的上官金童,等等。他们都是苦难的孩子,坚强的孩子,有灵性的孩子。具体可以将其儿童视角下叙事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还原真实

儿童眼中的世界不同于成人眼中的世界,他们年龄尚小、涉世不深,未经世

1




俗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浸染,对世界的观察和认识依赖最原始的直观思维和丰富想象而非涉及利害的逻辑判断。例如,《四十一炮》中的罗小通敢于对大和尚毫无保留地倾吐内心。他看穿了也敢于指出乡长老兰带头往肉里注水,欺负罗通,调戏妇女,利用手中的钱权霸占别人的妻子,为官时的虚伪奉迎,举办肉食节这种劳民伤财的活动等罪行。儿童可以不受世俗人际关系和利害关系的制约,更能够看到事物本来的真实面目并且勇敢说出,这就使得小说在揭露社会阴暗面上更深入有力。

(二)复苏知觉

相对于儿童来说,成人经历了更多日常琐碎和利益纠葛的消磨,对世界的感触已经渐渐迟钝。而儿童对世界还比较陌生,还未完全学会用利害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对世界的感触还很灵敏,他们听觉敏锐、视觉灵动、触觉非凡,他们能够发现成人发现不了的美好和细节。他评价自己说:“我的长处就是对大自然和动植物的敏感,对生命的丰富的感受”[1]。

例如,在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沉默不语的瘦弱黑孩有着超凡的感觉:他能听到秋虫鸣唱,听到雾气碰撞着黄麻叶子的茎秆发出的声响,等等。这些超凡的感觉,都是儿童敏锐的感觉器官才能感受到的,有利于拯救成人对世界感知的麻木。

(三)自由叙事

儿童因为受到自身认知经验的不足和生理结构的影响,其思维具有无逻辑性、无理性、重表象、富于想象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莫言在用儿童视角叙事时,完全放弃了使用外在的逻辑规约创作的企图,重在捕捉儿童内心细微却瞬息万变的意识流动,恢复儿童意识流动本真的状态。例如,《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对胡萝卜的想象:红萝卜的形状和大小都像一个大个阳梨,还拖着一条长尾巴,尾巴上的根根须须像金色的羊毛。 二、儿童视角叙事的艺术效果 (一)陌生化

成人眼中的世界已经概念化、经验化,对事物的感知局限于世俗的认识。儿童的眼光是陌生的和好奇的,他们对看到的世界只做单纯的、最浅层的把握,这对习惯于追寻意义和内涵的成年读者是一种期待视野的冲突。但也是这种冲突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8a7011ccf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