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练习题

2022-05-04 15:59: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逻辑学练习题》,欢迎阅读!
逻辑学,练习题

1

某对外营业游泳池更衣室的入口处贴着一张启事,称“凡穿拖鞋进泳池者,罚款五至十元”。某顾客问:“根据有关法规,罚款规定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由专门机构进行,你们怎么可以随便罚款呢?”工作人员回答:“罚款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罚款来教育那些缺乏公德意识的人,保证泳池的卫生。 上述对话中工作人员所犯的逻辑错误,与以下哪项中出现的最为类似?

(A)管理员:每个进入泳池的同志必须带上泳帽,没有泳帽的到售票处购买。 某顾客:泳池中那两个女同志怎么没带泳帽? 管理员:那是本池的工作人员。

(B.)市民:专家同志,你们制定的市民文明公约共1560款,内容太多,不易记忆,可否精简以便直接起到警示

作用。

专家:这次市民文明公约,是在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组织专家组,在广泛听取市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是

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的产物。

(C)甲:什么是战争?

乙:战争是两次和平之间的间歇。 甲:什么是和平?

乙:和平是两次战争之间的间歇。

(D)甲:为了使我国早日步入发达国家之列,应加速发展私人汽车工业。 乙:为什么?

甲:因为发达国家私人都有汽车。 用矛盾律解题

1、某国足球博物馆在门口贴着这样一张公告:欢迎参观!但需在此取得一张“准参证”才能进入。公告旁边放

着的ABC三个匣子上边分别写着:“准参证放在此匣中”“准参证放在此匣中”“准参证没有放在A此匣中”并且告诉人们:“准参证”就放在这三个匣子中的一个里面,而且这三个匣子上的三句话中只有一句为假。 问:要进入该馆,应从哪个匣子中去取准参证 2、下列甲、已、丙三人的议论中,只有一句为假: 甲:3.2班的学生都不学日语。

乙:3.2班的学生都学日语。 丙:3.2班有的学生学日语。

请问:3.260名学生中多少人学日语?

4,某珠宝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4人的口供如下: 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案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4人口供中只有一人是假的。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例题解析

这个案子的突破口就在乙和丁的口供里。这两人的口供是自相矛盾的,不可能同真,不可能同假;必有一真一假。设乙所说为假,则根据题干中的条件“4人口供中只有一人是假的”,有丙是案犯,再根据丙的口供(根据条件也是真的),则可以推出丁是主犯。这可以证明丁的口供为假,与给出条件矛盾。既然乙的口供为真,根据矛盾律,丁的口供必假。故此题答案是B 用排中律解题

1数学家斯摩林根据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的商人》中的故事情节编了一道逻辑推理题:

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三只盒子,一只金盒子,一只银盒子,一只铅盒子。每只盒子的铭牌上各写有一句话。三句话中只有一句为真,谁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只盒子里,我就嫁给谁。金盒子上写的是:肖像不在这盒里;银盒子上写的是:肖像就在金盒里;铅盒子上写的是:肖像不在此盒里。求婚者中有人猜中了。


请问:他是怎样猜中的?

2、已知下列甲、乙、丙三人的议论中,只有一句为真:

甲:四班有的学生是河南人;乙:四班张良不是河南人;丙:四班有的学生不是河南人。 请问:四班班长是否是河南人? 用矛盾律解题

1、某国足球博物馆在门口贴着这样一张公告:欢迎参观!但需在此取得一张“准参证”才能进入。公告旁边放着的ABC三个匣子上边分别写着:“准参证放在此匣中”“准参证放在此匣中”“准参证没有放在A此匣中”。并且告诉人们:“准参证”就放在这三个匣子中的一个里面,而且这三个匣子上的三句话中只有一句为假。 问:要进入该馆,应从哪个匣子中去取准参证 2、下列甲、已、丙三人的议论中,只有一句为假:

甲:3.2班的学生都不学日语。乙:3.2班的学生都学日语。丙:3.2班有的学生学日语。 请问:3.260名学生中多少人学日语?

5.某珠宝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4人的口供如下: 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案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4人口供中只有一人是假的。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例题解析

这个案子的突破口就在乙和丁的口供里。这两人的口供是自相矛盾的,不可能同真,不可能同假;必有一真一假。设乙所说为假,则根据题干中的条件“4人口供中只有一人是假的”,有丙是案犯,再根据丙的口供(根据条件也是真的),则可以推出丁是主犯。这可以证明丁的口供为假,与给出条件矛盾。 既然乙的口供为真,根据矛盾律,丁的口供必假。故此题答案是B 用矛盾律和排中律解题

有一天,某市一家珠宝店被盗贼窃走了一块贵重的钻石。经过三个月的侦察,查明作案的人肯定是赵、钱、孙、李这四个人中的某一个人,于是这四个人被作为重大嫌疑讯问,口供如下:赵:我没有作案。钱:李就是罪犯。孙:钱是盗窃那块钻石的罪犯。李:作案的不是我。

①假如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真话,请问:作案的是谁? ②假如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假话,请问:作案的又是谁?

解①:钱和李的口供是相互矛盾的。根据排中律知,二者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据题意,四人的口供中只有一真,所以这一真口供要么是钱的要么是李的。这样赵和孙的口供即为假。由此可以断定赵是作案者。

解②:根据矛盾律知,钱和李的口供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据题意,四人的口供中只有一假,所以这一假口供要么是钱的要么是李的。这样赵和孙的口供即为真。由此可以断定钱是作案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8a97726bcd126fff7050b2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