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佳人醉·暮景萧萧雨霁翻译赏析

2022-04-13 07:10: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佳人醉·暮景萧萧雨霁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古诗,萧萧,赏析,佳人,翻译

古诗佳人醉·暮景萧萧雨霁翻译赏析

《佳人醉·暮景萧萧雨霁》作者为宋朝诗人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景萧萧雨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冷浸书帷梦断,却披衣重起。临轩砌。 素光遥指。因念翠蛾,杳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 【前言】 《佳人醉·暮景萧萧雨霁》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词。词上片写夜景,着力描写月色;下片转而抒发相思之情。全词以明月为主线贯穿情思,虽叙相思,却逸怀超尘,语言清雅,乃柳永词中之佳作。 【注释】 ⑴佳人醉:词牌名,《乐章集》注“双调”双调七十一字,上片七句五仄韵,下片八句六仄韵。 暮景:傍晚的景色。杜牧《题敬爱寺楼》“暮景千山雪,春寒百尺楼。萧萧:萧条,寂静。雨霁(ì):雨过天晴。 ⑶月华:月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⑷金波:本谓月光,月光浮动若金之波流,借指月亮。白居易《对琴待月》“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银汉:银河。温庭筠《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 ⑸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此指星光月光交相辉映。 ⑹书帷:书斋中的帷帐,代指书斋。高启《题天池石辟图》“乃知别有缩地术,坐移胜景来书帷。 轩砌:屋前台阶。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重叙东都别,朝阴改轩砌。 ⑻素光:月光。 ⑼翠蛾:妇女细而长曲的黛眉,泛指美女。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翠娥婵娟初月晖,

1


美人更唱舞罗衣。 ⑽杳隔:远隔。杜光庭《川主相公周天后土诸神醮词》“志切匡君,难申嵇绍之忠;山川杳隔,空抆袁安之泪。音尘:音信,消息。白居易《忆微之》“三年隔阔音尘断,两地飘零气味同。 ⑾凝睇:凝望,注视。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你看他颦眉凝睇,如有所待。 ⑿厌厌:无精打采。 ⒀雕阑:用彩画装饰的阑干。 【翻译】 傍晚雨过天晴,庭院里一片寂静。天高云淡,微风细细。在这如水月光中,星光与之交相辉映,仿佛没有边际一般。书房中的冷气将梦打断,只好披上衣服又一次起来。来到台阶前。 月光高照。因为想念远方的妻子,远隔千里的音信在何处,同时望着天上的明月。尽凝视。寂寞无法入睡。天色将明,仍独自倚着阑干。 【赏析】 上片先写夜景。“暮景萧萧雨霁”两句写玉宇在暮雨初霁之后的恬静、幽美和辽阔。“云淡天高”让人体味出阔大,而只有在静境中才会感觉到“风细’。前句的“萧萧雨霁”作为时间背景也烘托了后句的环境氛围。正是“萧萧”雨声之止才让人更鲜明地体察到“云淡天高风细”之景。下面三句紧承“暮景”二字,着力描写月色,“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夜空中,明月与银河交相辉映,波光闪闪,在这如水的月色中,天地如同浸入水中的玻璃世界。“月华”“银汉”原本既是博大又壮丽的自然意象,词人在这里更以“潋滟无际”四字来有意识地突出它们的浩瀚与无限。柳永是善于描写月色的,像流传千古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寒蝉凄切》,融情入景,在一弯残月中寄托了万种离情;而《倾杯乐·皓月初圆》一词又在“皓月初圆,



2


暮云离散,分明月色如晴昼”中写尽了女主人公的离愁别恨。 首词则以如水的月光多方烘托词人的怀人之情。接下来,“冷浸书帷梦断”三句写词人因冷气侵入房中而从梦中醒来,披衣来到台阶上。这三句远承“风细”二字,由自然景物写及人的认为方式,以“冷浸书帷”来体现“风细”,并修饰“梦断”,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词人因难耐月夜的清冷之气,而从梦中醒来,其实不然,下面一句“披衣重起”的“重”字暗示了其中端倪。“重”是又一次,再次的意思,说明词人在这一夜中已不是第一次“梦断”而起。那么,词人为何一次次地从梦中醒来?不停打断他梦境的又是什么? 过片首句继续写景,“素光遥指”,但“遥”字已透出念远怀人之意。“因念翠蛾”三句道出了上片词人梦断重起的真正原因,所思的女子远在千里,音讯难通。一同沐浴着如水的月光,“杳隔音尘”的她显得若近若远,若即若离,这正契合了词人此刻思之而不得的惆怅。接下来一句“相望同千里”远承“月华”,近承“素光”,从双方着笔,同望明月,借月传情。典出自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又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柳永不是苏轼,他是没有苏轼的旷达的,所以他“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一直注视着夜空中的明月,孤独惆怅,难以入眠,天色将明,仍独倚雕阑,其内心的哀伤由此可见。 全词以明月为主线贯穿情思,虽叙相思,却逸怀超尘,语言清雅,乃柳永词中之佳作。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8ab9a33f2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