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项目管理促成长

2023-01-13 04:3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随笔:项目管理促成长》,欢迎阅读!
项目管理,随笔,成长,教育

项目管理促成长



赵校长的《锤炼人格,全力成长》小册子我前后共读了三遍,第一遍是浏览式的泛读,后两遍都是精读。两遍精读的地方各有不同,本次分开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首先谈一下这本小册子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用150%的努力,放大120%的目标,完100的目标实现。”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唐太宗在《帝范》中提到的那句话“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这告诉我们一种做事的态度,想成事,必须要做足准备,而且要拓宽眼界,放大目标,不要给自己设限。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就像赵校长说的,我们从来不抓安全,不是说我们不在乎学生的安全,而是我们抓的更高更远,我们抓的远远高于安全,我们抓学生自主管理,抓学生团队合作,抓学生人格品质。这些东西抓住了抓牢了,安全自然而然就在学生的心中,也自然而然在我们的手中。

第一次精读的内容是赵校长的十观七论,我用自己得话去总结一下。课程观主要讲述天地之间万事万物一切与孩子生命成长有关的事物的总和都可以用来当做课程的题材。我们再根据这些题材设计出符合孩子认知规律的课程。这就是“生活即课程”的理论。教师观告诉我们老师到底是什么,老师不是教书匠,不是三尺讲台上那个滔滔不绝的人体多媒体。老师是孩子们的人生导师,是孩子们的好伙伴,是孩子们的学伴和玩伴,陪孩子哭陪孩子笑。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优秀的课程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网易公开课在这一方面已经做的很好了,各大名牌高校的著名教授的课在网上都可以免费学习。如果老师们还在只关注教授知识,那么不久就会被淘汰,这真不是骇人听闻,淘宝、京东等网购的崛起对实体店铺的冲击就可以印证这个观点。知识关告诉我们知识是什么,我们要不要学知识。知识是孩子认知世界感受世界的工具和载体,我们要学知识,但是知识本身没有任何意义,知识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人才是教育的目的。所以我们课堂切记知识立意,要以知识为素材设计一堂可以让孩子们有所成长和发展的课。考试观和成绩观是颇为重要的两点,考试就是检验我们学生一段时间内对于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是一种很不全面的评价方式,它无法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品质品德,思维能力和处事能力等,成绩就是检验的指标。对待成绩老师们要客观的去看待,赵校长说“成绩是教育的副产品,教育真正产品应该是一个又一个体格健壮、融入社会、有学习力、有领导力、有责任心、有事业心、有幸福能力的人”。如果成绩观出了问题很可能会导致重大的失误,就可能会出现“目中无人的教育”和“功利化的教育。人才观和能力观主要还是讲一个人的能力和他的考试成绩的对比,人都有智商和情商,智商是基础,情商才是决定一个人能力的指标。这里重点提一种能力:幸福的能力。一个人最大的能力应该是追求幸福的能力。幸福不等于财富,不等于社会地位。一个人要想有追求幸福的能力他首先要学会将自己的灵魂抬高到一定的高度,然后通过做事业来完成最终的幸福。对于写一点,我暂时还没有全部理解,只写点皮毛,如果有幸能对话赵校长,再去请教。师生关系观告诉我们师生关系是学校文化学生发现的第一核心,一切得矛盾和问题都可以在关系中找到根源,如果我们学校有很多的问题,有很多的问题学生和老师,那么我们就得反思一下是不是关系出现了问题,包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师师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是一切教育发生的基础。我们的关系应该是平等有序的,学生亲近老师并且尊重老师,老师爱护学生并且张弛有度。当然,信任是最为重要的。关于幸福观,不做过多解释,因为我还没有真正弄懂。不过当下的我还是能够感觉得到幸福。

说完了十观我们再来看看七论。第一个是教育生态论,把学校比作原始森林,学生就是其中的植物,然而植物之间品种不一,有高有矮,有胖有瘦。上到高大的乔木,下到地表的苔藓甚至一些看不到的微小植物。我们不能要求他们都和乔木那样高大,也不能要求他们都长成苔藓那样绿色可人。乔木有乔木的雄伟,苔藓有苔藓的妖艳,各有各的不同,又各有各


的精彩。中国经典名著《红楼梦》里有两个著名的女子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人性格明显不同。谁忘“山中高士晶莹雪”,印象中宝钗应该是着一身红衣的,热烈的红、明亮的红、沉稳的红,宝钗的美像那山的沉稳。而再看“世外仙姝寂寞林”,印象中黛玉应该是袭一身绿衣的,如墨的绿,戴青的绿,灵动的绿,黛玉的美像那水的灵动。“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红楼几载,南柯一梦,大观园里,各有各的美,就像是我们校园,到处都是美好,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最后总结一点:教育生态论就是有教无类。课程生活论告诉我们生活就是最丰富的课程素材,真听、真看、真感受。深刻得教育来自于深刻得体验。学生中心论告诉我们在课堂上讲再多的知识学生不感兴趣听不进去等于零,老师就是一个孤独的表演者,连观众都没有。学习过程论就是探讨对于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我们是为了学到知识还是为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锻炼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以及团结合作能力等等,果显而易见。赵校长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攀岩的故事。攀岩的目标是登顶,但是这绝对不是攀岩的目的。到达顶峰的方法有很多,坐着缆车不得任何力气几分钟就能到达,但是,那样做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就是要在攀岩的过程中体验挑战自我,挑战困难,磨练意志,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团队合作,如何正确处理事情。松树柳树论告诉我们对待学生不能一刀切,有的学生擅长学习,有的学生擅长管理,有的学生擅长才艺,而且不同学生成长的花期也不同,有的早有的晚。松树柳树论就是因材施教论。导师领导论还没有彻底弄明白,但是我明白了一个词:领导力。领导力是一个人组织团队、协调关系、整合资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赵校长提出让老师创设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课程,一个教师对这个课程学习团队的领导力就是他的教育能力。文化火焰论告诉我们优秀的品质会传染,而领导干部要带头,如果文化出了问题,应该就是领导干部团队出了问题。关于“十观七论”就论述这些。

第二次精读的地方是关于项目管理的事实,因为我负责本学期学校成长日记项目,但是进展的并不顺利,所以对于这一部分内容格外关注。首先项目管理的目标要足够清晰。只有目标足够清晰我们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项目内容制定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只有目标足够清晰我们的项目管理才能得以开始,只有目标足够清晰我们才能保持饱满精神奋勇向前。这里借用赵校长原话:“任何时刻,我们一旦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时刻咬死目标不放松,一定要把它天天揣在怀里、天天管理、天天抚摸、天天擦拭、天天对话、天天清晰、天天放大、天天强化,时时刻刻用目标引领着方向,激发着斗志,凝聚着力量。只有做到了时时刻刻管理、处处事事管理,目标才会越来越清晰,才会一直与你的心在一起,才会越来越有力量。”其次是项目管理标准落实,标准制定要高。标准一旦制定,落实是关键,标准制定不落实等于零还耽误功夫,标准制定落实不好,项目管理不到位。落实项目管理有几个核心的步骤:1培训必须到位,手把手示范培训是最有效的方法。2调研机制必须完善,组建调研团队,组织调研,将调研结果及时反馈,阶段性的总结培训,然后再调研,再评价,形成项目调研完美的闭环。3评价引领要重视。在就是过程中的会商很重要,但是会商主题一定要明确,会商的成果要及时利用,不要做无意义的工作。最后一点是用活动来促进项目管理的推进,组织活动,活动设计要有趣味性、目的性和体验性。

最后谈一谈对“全力提升人格品质”这句话的认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非常喜欢这句话,人要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要知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什么地方,一个人长时间的无所事事和碌碌无为,他的身体就会腐烂,他的灵魂就会飞散,整个人就会非常颓废。我并不是工作狂,我也会享受自己的生活,陪陪家人,打打球,听听歌,看看电影,甚至逛街购物,但这并不影响我去为了自己的事业去奋斗,身体在世间,灵魂在云端,这大概就是赵校长所说的幸福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8af1474ac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