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古诗两首》原文、注释及译文

2022-09-23 21:1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古诗两首》原文、注释及译文》,欢迎阅读!
上册,译文,古诗,人教,注释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25课《古诗两首》原文、

注释及译文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以下是©粉笔教育网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25课《古诗两首》原文、注释及译文),希望帮助到您。

【回乡偶书】 原文: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⑴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⑵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⑶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衰(cuī):老年人须发稀疏变少。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此处应是减少的意思。全句意谓口音未变鬓发却已疏落、减少。

⑷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⑸笑问:笑着询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译文: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赠汪伦】 原文: 赠汪伦 李白

李百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词句注释

⑴汪伦:李白的朋友。

⑵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


⑶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⑷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⑸不及:不如。 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8f69bc36c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