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16套中考模拟卷》2022届广东省中学山大附属中学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2-05-06 08:2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加16套中考模拟卷》2022届广东省中学山大附属中学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欢迎阅读!
中考,中学,山大,广东省,联考

2022届广东省中学山大附属中学中考联考化学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目的

A检验溶液是否是碱溶液

B验证氢气

操作

现象 结论 目的

溶液变蓝 该溶液为碱溶液 C研究溶解吸放热

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雾 该气体为氢气 D除去H2HCl气体

操作

现象 结论 AA

红墨水液面左端下降右端上升 NaOH固体溶解放热

BB

瓶中长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获得纯净的氢气 CC

DD

【答案】C 【解析】

A、检验溶液是否是碱溶液,向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说明该溶液是碱性溶液,但不一定是碱溶液,故A


错误;

B、干冷的烧杯能检验水蒸气的存在,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生成了水,只能说明该气体中含有氢元素,不能证明该气体就是氢气,故B错误;

C、红墨水液面左端下降右端上升,说明瓶内的气压增大,说明NaOH固体溶解放热,故C正确;

D、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通过装置后得到了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的杂质二氧化碳,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加入试剂除杂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主要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单质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 C.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时都需要点燃 D.能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答案】A 【解析】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单质,故A正确;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只有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故B错误; C、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时,不一定需要点燃,例如某些物质和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等,故C错误;

D、能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例如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两种物质,由于反应也是两种物质,不属于分解反应,故D错误。故选A

3.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化合物中铁元素显+3价时读铁,所以氯化铁的化学式为FeCl3.B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电解水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答案】B 【解析】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故A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B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故C正确;

D、电解水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故D正确。故选B 【点睛】

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若出现物质的名称描述的是结论不是现象。 5.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不是其俗称的是 ..A.纯碱 C.苛性钠 【答案】A 【解析】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故选A 6.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最佳方法是 A.观察是否澄清、透明进行区分 B.品尝是否有异味进行区分

C.加肥皂水搅拌,观察泡沫多少进行区分 D.加热,观察有无气体生成进行区分 【答案】C 【解析】

水分为软水、硬水。软水中不含或含有少量钙、镁离子。硬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在实验室最常用的区别它们方法就是加入肥皂水,搅拌后泡沫多的是软水,浮渣多的是硬水。 【详解】

A、硬水和软水都是透明澄清的,所以不能通过观察是否澄清、透明进行区分。A错误;

B.烧碱 D.火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8fa3f4232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1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