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从军行

2022-09-06 16:0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昌龄从军行》,欢迎阅读!
王昌龄,军行

王昌龄 从军行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第二首诗描 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

从军行•其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

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译文 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 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赏析

诗人不直述战事的进展 , 而将读者置身于险象环生的局势 , 感受紧迫的态势。

此诗以短短四句, 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 首句写 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 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 留下了累累 的刀瘢箭痕, 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 这句 虽是从铁衣着笔, 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 的交待。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一 —“城南已合数重围”。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

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 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 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 但却如千钧一发, 使人为之悬心吊胆。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 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 选中他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 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中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 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 看,是一场败仗。 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 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 “独领残兵千骑归” ,“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 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 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 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 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 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 “百战沙场碎铁衣” 相对照, 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 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 完全传奇化了。


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 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 象这样在一首小 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 至敢于去写败仗, 而又从败仗中显 出豪气, 给人以鼓舞, 如果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 不出的。

诗人介绍

王昌龄 (公元 698-756 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 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 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 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 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 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 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世称王龙标, 有“诗家天子王江宁” 之称, 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 《旧唐书》本传云王昌 龄为京 (即唐西京长安, 今陕西省西安市 人,大概是因为他在 《别李浦之京》诗中说: “故园今在霸陵西” ,又有《霸上闲居》 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 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 他们为京城人。 《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璠所编著的唐人诗集, 载王昌龄为太原人, 《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创作背景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 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 有所作为。 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 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 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而又哀婉动人的诗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90135b874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