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散文赏析

2022-07-30 12:31: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周作人散文赏析》,欢迎阅读!
周作人,赏析,散文

周作人在散文创作初期(1920年),于香山养病,这一时期的散文则体现了其散文思想的转折期。先前一直奉行和平方式的社会主义,在经历五四运动失败后思想不免动摇,加之养病期间,阅读了几十种佛经,将思想中原本所有的人道主义思想与佛经的普爱众生、忍辱、施舍等教义结合起来,揉合了希腊古典文学的和谐、均衡、宁静之美,从而构筑了周作人独特的精神世界。而正是这种精神构筑形成了周作人散文的独特三味:清淡、苦涩、辛辣。

1、清淡之美

周作人的散文,向来都是追求平和冲淡之美的,比较平缓宁和,与世无争,大千世界的一草一木,在其笔下都饱含深情。正如作者本人所言“作文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他的作品《喝茶》便是“闲适”散文的代表作。他在文中写到“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他不但讲究喝茶环境,更注重喝怎样的茶,用怎样的器具,配怎样的茶食。其间,韵味也是必不可少的。通篇阅读下来,我们会发现此文给我们以一个清雅独特的艺术世界,而最为重要的是抒发了喝茶人的那份返璞归真的风雅情趣。又如如他在《乌篷船》中写到“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 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 这些文字,与作者本人所追求的那份悠游闲适完美契合。可见,他的作品,善于以洒脱的名士风度,在平淡的叙述中咀嚼欣赏生活的趣味。

2、苦涩之情

1924年前后,中国的思想界处于一种十分沉闷的时期。他感到了信仰坍塌的孤寂和虚无。随之,便有了作品《苦雨》,该文通篇笼罩在淡淡的哀愁里。他在写作时,先是描绘了或悠然或壮阔的诗一般境界。但之后却一语点破,“但这只是我的空想,如诗人的理想一样地靠不住”,他的心境如连日阴雨一样压抑沉闷,文中还写到“我住在北京,遇见这几天的雨,却叫我十分难过”。另外,他的作品也多以“苦”一字命名,有《苦茶随笔《苦竹杂记》等等,此类散文足见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无奈苦涩之意。

3、辛辣之味

虽然周作人极度希望自己的作品走向平和冲淡的一端,也尽力隐藏心中的愤懑与不满,但也曾写过辛辣的文字,如在《谈虎集》中写到“中国女子的缠足,中国人之吸鸦片,买卖人口,都是真正的国耻”,此外为悼念被害大学生他也曾写一副对联“ 什么世界,还讲爱国?如此死法,抵得成仙”。由此可见,在他的文字间、脑海里,并不只有平和闲适,他对现实的不满、对社会的批判,也着实存在。

周作人的作品不仅在内容上富有多重特色,在语言上也颇有艺术即:白话之韵。

周作人的作品中,语言理论着眼于古文,如《喝茶》中“一到即罄,次碗继至,不逞应酬……茶意都消了”;口语,如《乌篷船》中“舱宽可以放下一顶方桌,四个人坐着打马将---这个恐怕你也已学会了罢”;方言,如《苦雨》中“所以我于火车的雨不能感到什么兴味”。由日常语言转化为文学语言,亲切自然,充满文雅的书卷气,阐述了现代散文语言的审美要求和美学构造。

上文所列出的周作人散文中种种艺术特色,各种意匠经营,全都可以统一在这极复杂又极深刻的中庸之美的追求里面。他的一切成功,都是中庸之美得以实现


的成功,既有冲淡,又饱和辛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9075bc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