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的妙用—《古诗词三首》教后反思

2022-11-22 18:1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插图的妙用—《古诗词三首》教后反思》,欢迎阅读!
古诗词,妙用,插图,反思

插图的妙用—《古诗词三首》教后反思

1、借助插图更好理解词语。正确理解联系文中插图很好地理解了“茅檐低小”的意思。什么是“茅檐呢”?书上的注释中这样写道“茅屋的屋檐”,但是茅屋距离现在的学生非常遥远,“茅屋的屋檐”怎么给学生解释清楚呢?教材中古诗中所配的画中很好解决了这一难题。赭石色的屋檐,探出了墙壁一些。学生马上就理解了注释中所说的“茅屋的屋檐”。“低小”的概念又是什么呢?到底低到何种程度,小到何种程度呢?学生理解同样有些困难,我同样借助于插图,让学生再细致地观察插图中“矮矮的小小的房子”,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低小”的具体概念,借助插图就可实现教师用许多语言所解释不清的东西。

2、借助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第一首诗《牧童》的插图,一个牧童以地为床,以天为帐,自由自在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那么悠闲自在。学习《牧童》我让学生边看插图,边再读这首诗,学生的情感完全融入这首诗之中,我顺势而起,“这个牧童在这样的情境中,那么悠闲自在地躺在月夜的草地上,他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的情感完全被激发出来,各种各样的牧童想象图呈现出来“他可能什么也不想,就想在这样美的景色中好好享受一番,睡上一觉。”“他在看天上闪闪的星星,想着奶奶给自己讲的神话传说故事。”“他在数天上的星星呢!他可能已经数了100颗了……”“他在想天上的星星怎么那么多,怎么也数不完呀!”“今天的小伙伴之间的游戏可真开心,明天准备


去哪里玩呢?玩些什么呢?”……让我不得不感叹于学生的想象力。

3、借助插图辨析词语。《舟过安仁》中有一句“收篙停棹坐船中”中的“篙”和“棹”学生不好区分。注释中的“篙”解释为“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棹”的解释为“船桨”,但是学生还是搞不清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我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联系注释,船头之上两个长长的东西哪个为“篙”和“棹”,你能找出来吗?片刻之后,有学生回答“尖尖的、长长的,完全在船上的是‘篙’而一半在水里,一半在船上的为‘棹’”。为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二者之间的区别,我说,“你平时在电视上还见到过‘篙’‘棹’吗?”有学生说“坐在船上摇动划水,让船前进的,它前面是像鸭子一样稍微有点宽为‘篙’站起来,使劲向水底撑的为‘棹’看来,借助插图学生真正理解了二者之间的差别。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要想很好地利用插图,必须让学生有重点地进行观察,不能只是笼统一看,只图热闹。比如插图中的草怎样才为“铺”,如何为“一叶渔船”等,我都让学生进行了有重点地观察,有的放矢。教会学生观察插图,利用插图,使插图更好地为理解课文服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910d00630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