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厘米的认识》说课稿

2023-03-15 22:0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厘米的认识》说课稿》,欢迎阅读!
青岛,下册,厘米,认识,年级

《认识厘米》说课稿

一、说教材

《厘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87-90页的内容。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比长短” ,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的基础上认识长单位厘米。为以后学习其它长度单位以及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作铺垫。教材分两部分安排。首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建立统一度量标准的必要性。接着,通过看一看、估一估、量一量、等数学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表象,初步掌握用直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经历体会统一度量标准的探究过程。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知道量较小物体的长度用厘米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养成细心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合作、讨论中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设疑法、引导探究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实验法,巩固练习法 学法:交流归纳法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讨论总结法猜测论证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诱发兴趣。(用时1分钟)

阿福要做新衣服了,他在一家衣服店里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播放ppt从前,有个叫阿福的人,他想做一件新上衣,于是,来到一家裁缝店。师傅说:“欢迎,欢迎,我来给你量一量,徒弟,你来记!一拃、两拃、三拃,身长三拃;袖长……” 量完之后,师傅有事要出门,就让徒弟来做。徒弟边做边量:身长三



1


拃,一拃、两拃、三拃……过了两天,阿福高高兴兴地来取新上衣,穿上一看:“啊!这衣服太小了!”师傅连忙走过来,量了量阿福的新上衣,然后对徒弟说:“告诉你身长三拃,怎么做成了两拃?徒弟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呢?)设疑引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认识厘米》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用时19分钟)

新课教学,我分三大块进行。 1:我展示,我快乐

我在前一天布置一份预习作业关于统一度量标准知识点。

在预习作业中我让学生他的父母合作,用不同的物品来测量书本的宽度。 这体现我们区域性课堂的理念先学会教。

学生在课堂上汇报时我总结出我们测量物体长度要用统一的度量标准。 2:感知1厘米和认识几厘米。分4步教学。

a)认识直尺。

【这个环节为了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为感知1厘米、几厘米打下基础】 b)认识1厘米。

c)建立1厘米的表象。

【这个环节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1厘米的实际长度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同时培养学生估计意识。突破难点】

d)认识几厘米

在认识1厘米的基础上推理出几厘米,学生观察0-2厘米、0-5厘米,4-8米,同时介绍读数的方法: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这个环节不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中推理出新知。 3:学习测量方法。分2步教学。 a)量小棒长度,掌握测量方法。

b)纠正测量方法。

(四)、巩固应用,理解掌握。18分钟)

第一层:基础性练习量。 “小熊维尼探险记”的过三关

1、完成书本练习一,第6页第1 2、用断尺量小刀。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93daa2e93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