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2022-04-13 16:26:4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名词解释,文学史,外国

1.荷马史诗 52.唯美派 后期英雄史诗的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

6:城市文学:市民文学也称城市文学是从11世纪随着城市的出现和市民阶级的形成而产生的文学。它大多是民间创作,直接取材于现实,反映市民的审美情趣,强调“机智”和“乐观”。其主要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 7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代表人物有李利、马洛等,他们为莎士比亚戏剧的产生莫定了基础。 12.巴洛克文学:巴洛克用来形容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种崇尚装饰与雕球的建筑。这种风格在文学创作上偏重表现宗教狂热、对尘世的绝望,情绪为夸张的悲观和颓丧,用词华丽,堆叠辞回自然”,提倡民族意识。 17.正剧:狄德罗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戏剧体裁,冲破古典主义理论在悲剧、喜剧之间划下的界线,用散文的方式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并称这种新的戏剧“严肃剧”,即所谓“正剧”。 18.耶拿派:是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其主要成员有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蒂克等。施菜格2.新喜剧 53白桦派 3.教会文学 54.新思潮派 4.骑士文学 5.英雄史诗 6:城市文学 7文艺复兴

55新感觉派 56旅美派 57.埃及派 58.战后派

8.人文主义 1.荷马史诗:《伊利昂纪》9七星诗社 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10.流浪汉小说 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11“大学才子” 吟通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12.巴洛克文学 马史诗。荷马史诗以特洛伊13.古典主义 14.“三一律” 15,感伤主义 16:狂飙突进运动 17.正剧

18.耶拿派 19湖畔派 20.拜伦式英雄 21.宪章派文学 22,“多余人” 24.自然派 23.“小人物” 25“新人” 26《人间喜剧》 27.复调小说 28.自然主义文学 29,象征主义文学 30.唯美主义文学 31.巴黎公社文学 32“心灵辨法” 33.解冻文学 34.迷惘的一代 35音乐小说 36.后期象征主义 37.表现主义 38.意识流小说 39存在主义 40.荒诞派戏剧

41.魔幻现实主义 42、黑色幽默 43.新小说派

44吠陀 45《亡灵书》

46《吉尔伽美什》 47《旧约》 48,物语文 49.俳句 50.悬诗 51.柔巴依

战争为背景。公元前8世纪,小亚细亚一带的民间歌人、双目失明的职业乐师荷马把有关特洛伊战争的短歌、传说整理加工,巧制精编,创

作了《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这两部长篇叙事佳作。 2新喜剧: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态喜剧。新喜剧中的主要角色是一些新的人物类型,如农夫、鞋匠、艺妓和家奴等。新喜剧情节曲折,风格雅致,讽刺生动,注重劝善说教。著名的新喜剧作家是雅典的米南德。

3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学,主要指的是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的文学作品。文学题材大多取材于《圣经》,创作目的主要是宜传基督教教义,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 4骑士文学盛行于113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巩固繁荣的时期,以法国的成就最高。

其基本内容是描写骑士爱情和他们的冒险,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有骑士抒情诗和

骑士叙事诗两种 5.英雄史诗:是在民间文学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是氏族社会末期各部落的民间集体创作。后期英雄史诗产生于中世纪中期,是封建制度发展以后的产物。

以人文主义为中心思想,借助于古代希腊文化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思想文化运动。

8.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中心思想。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对“人”的肯定成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 9七星诗社:指16世纪出现在法国的一个诗人团体,它由七位诗人组成,以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并从中受到教益为出发点,以革新法国诗歌形式,促进法兰西民族语言的统一为旨归。“七星诗社”的代表诗人是龙沙,他是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

10.流浪汉小说: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它基本上取材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城市平民生活主人公大多为无业游民,在布局谋篇上,以主人公活动为线索,按主人公活动的足迹,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安排各种生活场景。 11“大学才子”: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批入文主义剧作家,他们大都受过大学

藻,作品结构常常框槊宏阔,叙述风格扑朔迷离。 13.古典主义:因崇奉古希腊、罗马文学而得名。以笛卡儿的唯理主义哲学为基础,强调理性原则,作品多从古希腊罗马神话、历史和传说中选取创作素材,突出体现规范、严整、简练、明晰、崇尚理性的特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戏剧创作中“三一律”原则。 14.“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原则,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准超过一昼夜,24小时

15,感伤主义:得名于劳伦斯特恩的一部小说《感伤的旅行》在创作上强调感情的力量,着力描写人物的不幸和痛苦,以引起读者的怜悯和同情。它为浪漫主义的兴起作了铺整。 16:狂飙突进运动:1770歌德与赫尔德在特拉斯堡的相识与相知,以及1770《格廷根文艺年鉴》杂志的出版,吸引了二批青年作家,共同标志着“狂飙突进”运动的开始。“狂飙突进”运动的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这批青年作家受到启蒙思潮的影响,他们在领袖赫尔德的带领下,以“天オ、精力、自由、创造”为中心口号,主张个性解放,崇尚感情,提出“返

尔兄弟在创办的《雅典娜神殿》杂志上,第一次提出浪漫主义这个名称,强调创作自由,重视情感,寻求神秘

19湖畔派: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远离都市,隐居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写了很多缅怀中世纪和赞美宗法制农村生活、赞美湖区风光的诗作,故被称为“湖畔派”。 20.拜伦式英雄:其共同特征是高做、孤独、倔强,个性独特,蔑视文明,反抗现存社会制度,敢于同罪恶社会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 21.宪章派文学1838年至1848年爆发了为实现《人民宪章》而进行的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工人运动,被称为“宪章运动”。在运动中出现的文学被称为“宪章派文学”

22,“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这些形象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渴望有所作为,但是这一类形象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行动的能力和勇气,因此在社会上无所适从,结局是悲剧性的。

23.“小人物”: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欺凌被每辱者的典型他们官阶卑


微,地位低下,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儒弱,胆小怕事,因而成为“大人物”统治下的牺牲品。

24.自然派:是俄国现实主文学的别称。果戈理的创作使这一文学流派的地位得以最终确立。许多青年作家追随果戈理,他们的创作真实地反映生活,描写了下层人民的苦难命运,表达了劳动人民要求变革社会的愿望。

25“新人”:指的是19世纪中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这些形象尽管个性相异,但大多出身平民,具有坚定的意志、明确的思想,以及实干精神和自

26《人间喜剧》:巴尔扎克小说创作的作品总称,包括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部分,共90余部。主要用现实主义手法,通过描写资产者的发家、贵族的没落、金钱的万能来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金钱社会。 27.复调小说:是一种小说结构样式,是由众多的似平平等的声音的对话构成的。如果从说话人的角度来考察他们的议论,几乎每一种声音都是振振有词的。显得好像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中,相互对话却不发生融合。 28.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在思想上受到实证主义、遗传学说和生理学哲学科学的深刻影响。它强调写真实,主张文学应完整地再现自然强调客观性,要求作家消失在作品的背后;突出科学性,主张作家运用生理学、遗传学理论及其实验方法从事写作,描写也要达到一种科学式的精确。

29,象征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产生最早、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文学流派象征主义者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只有内心感受才是真实和美的;诗歌必须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用物质的可感性表现隐蔽的内心世界。象征主义注重联想和暗示,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以及“通 感”手法。

30.唯美主义文学:是19纪中期起源于法后兴盛于英国的文学流派。唯美主义者为了标榜不与丑恶的现实为伍,提出“为艺术艺术的口号。唯美主义作品多以爱情和欢乐为基本主题,以消遭度日的特权人物为主人公,讲究辞藻、韵律,重视静物的描写,以造成视觉、听党的美感

31.巴黎公社文学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出现了萌芽状态的无产阶级文学,这一时期成就最大的是巴黎公文学,包括公社诞生前后20年间公社社员的大量文学创作,它是巴察公社革命的直接产物,是早期无产阶文学的继续和发展。 32“心灵辨证法”: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早期自传小说的评价,他认为托尔斯泰最注重的是一些情感和思想怎样发展成别的情感和思想,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

33.解冻文学:“解冻”思潮是以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命名的。小说反映了苏联社会的不正常现象,于是“解冻”成了这个时期文学界的象征,由此发端的干预生活、写阴暗面、表现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关注人物命运的创作倾向,被称为“解冻文学”思潮。 34.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代美国青年

民主的理想被战争摧毁子,自我失去了生存基础,只能靠刺激和幻想来维护。于是,他们沉浸在艺术领域里,修补、慰藉受损的自我。这就是“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有菲茨杰拉德、多斯·帕索斯、海明威等。 35音乐小说:是指罗曼·罗兰的小说《约輸*克利斯朵夫》它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浓都的音乐色彩。它的结构是按交响乐的结构方式设计的。在作品的主要人物关系上体现了音乐中的“调性”。

36.后期象征主义: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20年代达到高潮,40年代渐近尾声。后期象征主义多是一种理智的象征,在他们看来理智的象征才是真正的象征。广泛采用象征、暗示、隐喻、联想手法,诗作具有强烈的音乐性与视觉美感和神秘主义色彩。

37.表现主义:是一种渗透着现实和时代精神的文艺运动,他们倡导文艺干预生活,改造世界,认为艺术的任务不是模仿或再现,而是创造和表现,主张不拘一格,博采众长,以表现主观为主导特征,常常采用象征、荒诞手法

38.意识流小说:20世纪2040年代初,意识流小说在英国形成并流行欧美各国。意识流作家把表现人的心理真实和意识的流动作为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在具体创作手法上,意识流小说大量采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时序倒置等手法,表现人物多层次的意识活动。 39存在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产生于法国,后流行欧美的文学流派,它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以文学形式宣传存在主义哲学想,宣扬世界荒谬、人生痛

苦。代表作家是萨特、加缪和波伏娃。

40.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出现于法国的一文学流派。它在内容上表现世界不可理喻,人生荒诞不经,艺术手法上打破传统的戏剧结构,用不合逻辑的情节、性格破碎的人物形象机械重复的戏剧动作和枯燥乏味的语言表现世界荒诞的根本主题

41.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个流派,发端于20世纪3040年代,60年代成为拉美小说的主潮,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大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他们在创作中表现拉美人民苦难的历史,探索民族的出路和未来。在艺术上,通过带有原始色彩的魔幻般的知觉感受、通过不同的文化观念折射现实,经常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如幻觉、梦境甚至鬼魂等形象表现生活现实。 42黑色幽默: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小说流派中成就卓然,最有影响的一支,在思想上受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影响。“黑色幽默”小说善于使用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其主要特征是揭示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悲修景象,却由于人物本身的边缘或局外入的姿态而丝毫没有悲剧感,使人哭笑不得 43新小说派: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60年代蜚声西欧、美国、日本及东欧的文学流派其出现以罗伯格里1953年发表的小说《橡皮为标志,新小说派摒弃情节和人物,拼贴散乱的片段,以物代人,创立纯榨写物的风格,倡导读者参与创作,重建小说的人物与情节。这个反对小说创作倾向的流派又称反小说派或拒绝深。 44吠陀:是古印度文学中最早出现的诗体文献,“吠

陀”是知识、学问的意思。它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经书,是以人生与宗教为主题的较短的抒情诗。最初是印度人民世代口头流传的集体创作,后由掌握文化的婆罗门祭司编订成一些集子。主要包括《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等。

45《亡灵书》:又译为《死者之书》是古埃及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指导死者生活的诗歌集,汇入大量的神话诗、祷文诗、须诗、歌谣、咒语等,内容驳杂,反映了古埃及人企图将生命的荣华富贵延续到后世的幻想。 46《吉尔伽美什》:是古巴比伦神话故事的总汇,是两河流域早期文明的结晶,是世界上运今发现最早的完整的英雄史诗,在世界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47《旧约》:古代希伯来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 文学作品总集。全书共39卷,可分为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诗文杂著4部分。对人类社会和世界文学影响广泛而深远。

48,物语文学:物语是日本文学的一种,即虚构的文学作品。日本的物语文学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伊势物语》为代表的围绕和歌为中心的“歌物语”,另一个是以《竹取物语》为代表的富于传奇色彩的“传奇物语”。11世纪初产生的《源氏物语》是这一时期物语文学的最高成就

49.俳句:是江户时期诗歌方面的重要代表。一般俳句有三名,每句分别有575个音节。每首锥句共17个音节,是世界上最短小的诗歌。 50.悬诗:是阿拉伯文学一种,代表了蒙味时期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据说每年都要在夷加附近的欧卡兹集


市上举行赛诗会,中选的诗以金粉汁书写在亚麻布上,高悬于“克尔白”天房,因而得名。

51.柔巴依:即四行诗,是伊朗的传统诗体,四行诗译为“柔巴依”,伊朗这种传统的诗歌形式与中国的绝句相似,形式短小,便于抒情。 52.唯美派:是日本20世纪与自然主义对立的文学派别受欧洲唯美主义文学影响,日本出现了唯美主义思潮,他们以杂志《昴星》的创作为标志,主张艺术至上,追文学技巧的完美,重视个大感觉,表现在官能享受中的快乐和精神满足。代表作 家是永井荷风和谷崎润一郎

53白桦派:由围绕在同人文艺刊物《白棒》周围的作家组成。他们早期创作有理想主义倾向,多以表现自我、肯定自我为主。以后的人道主义思想逐步加强,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代表作家主要有武者小路实笃、志贺直哉和有岛武郎等。 54.新思潮派:也称新现实主义,它是由文坛上的第三次、第四次《新思潮》杂志的同人所组成,代表作家是芥川龙之介和菊池宽等。他们关注现实,注重对平凡人日常生活和复杂心理的描写,并进行一定的批评和理

性的解释 55新感觉派:1924年,横光利、川端康成、片网铁兵等作家创办了《文艺时代》杂志。当时著名评论家千叶鬼雄在读了《文艺时代》创刊号后,发表题为《新感觉派的诞生》的专论,对该派作家感觉之“新”进行了肯定。于是,新感觉派由此得名。新感觉派的文学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接受了西方表现 主义、达达主义、立体派、未来派等先锋艺术风格的影

响,企图以新感觉、新认识、新表现来革新文学 56旅美派:“叙美派”又称“旅美派”,这是旅居洲的阿拉伯作家所组成的文学派。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是此派重要作家,代表作是散文诗集《先知》

57埃及派:“埃及现代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在埃及形成,以后扩大到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等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埃及作家塔哈·侯赛因是卓越代表。

58.战后派: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登上文坛的第一批新作家,他们以1946年创刊的《近代文学》杂志为中心,强调艺术至上,提倡文学独立于政治之外,主张作家不受政治党派和理论的束缚。野间宏《阴暗的图画》被公认为“战后派”的先声。第二次战后派作家主要有三岛由纪夫、大网升平、安部公房、堀田善卫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94c22b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1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