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翰,字崧老,拱州襄邑人”原文及译文解析原文及翻译

2022-03-27 00:57: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许翰,字崧老,拱州襄邑人”原文及译文解析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译文,解析,翻译,许翰

许翰,字崧老,拱州襄邑人〞原文及译文解析原文及翻译

许翰,字崧老,拱州襄邑人。中元佑三年进士第。宣和七年,召为给事中。为书抵时相,谓百姓困弊,起为盗贼,天下有危亡之忧。愿罢云中之师,修边保 境,与民休息。高丽入贡,调民开运河,民间骚然。中书舍人孙傅论高丽于国无功,不宜兴大役,傅坐罢。翰谓傅不当黜,时相怒,落职,提举江州太平观。

靖康初,复以给事中召。时金人攻京师甫退,翰造阙,即日赐对,除翰林学士,寻改御史中丞。上疏言边事,因陈决胜之策。陈邦昌为太宰,翰上疏力争之。 种师道罢为中太一宫使,翰言:"师道名将,沉毅有谋,山西士卒,人人信服,不可使解兵柄。"钦宗谓其老难用,翰曰:"秦始皇老王翦而用李信,兵辱于楚;汉 宣帝老赵充国,而卒能成金城之功。自吕望以来,用老将收功者,难一二数。以古揆今,师道虽老,可用也。"且谓:"金人此行,存亡所系,令一大创,使失利 去,那么中原可保,四夷可服。不然,将来再举,必有不救之忧。宜起师道邀击之。"上不能用。擢中大夫、同知枢密院,论益不合,以病去,除延康殿学士、知亳 州。坐言者落职,提举南京鸿庆宫。

高宗即位,用李纲荐,召复延康殿学士。既至,拜尚书右丞兼权门下侍郎。时建炎大变之后,河北山东大盗李成、孔彦舟等,聚众各数十万,皆以勤王为名, 愿得张所为帅。所为御史,尝论黄潜善奸邪不可用,由此得罪。李纲为相,乃以所为河北等路招抚使,率成等众渡河,号召诸路,为兴复计。潜善力沮之。宗泽论车 驾不宜南幸,宜还京师,且诋潜善等。潜善等请罢泽,翰极论以为不可。李纲罢,翰言:"纲忠义英发,舍之无以佐中兴,今罢纲,臣留无益。"力求去,高宗未 许。时潜善奏诛陈东,翰谓所亲曰:"吾与东,皆争李纲者。东戮东市,吾在庙堂可乎?"求去益力,章八上,以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复以言者落职。 绍兴元年,召复端明殿学士、提举万寿观,辞不至。二月,复资政殿学士。三年五月,卒,赠光禄大夫。

翰通经术,正直不挠,历事三朝,致位政府,徒以黼、攸、潜善辈熏莸异味,横遭口语,志卒不展。纲虽力引之,不旋踵去,翰亦斥逐而死。所著书有?论语解??春秋传? 吕望:即姜子牙,年老时得遇周文王,后辅佐周武王灭商。薰莸:香草和臭草,比喻志趣、政见不合。

9.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为书诋时相 :指责

B.秦始皇老王翦而用李信 :认为•••••年老 C.将来再举 :行动,兴兵 D.纲虽力引之 引:引导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11.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师道/名将沉毅/有谋山西/士卒人人信服/不可使解兵柄 B. 师道名将/沉毅有谋/山西士卒/人人信服/不可使解兵柄 C. 师道名将沉毅有谋/山西士卒/人人信服不可使/解兵柄


D. 师道名将/沉毅有谋山西/士卒人人信服/不可使/解兵柄 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中书舍人孙傅因反对开凿运河被罢免。许翰认为不应当罢免孙傅,因而惹怒了当时的宰相,也被降为江州太平观提举。

B.宋钦宗认为种师道年老不堪重用,许翰试图以王翦、吕望等为例来说明任用老将的必要性,但钦宗最终没有接受建议。

C.许翰对朝廷罢免李纲这样忠贞有才能可以辅佐国家中兴的人很失望,认为自己也没有必要留任,连续八次上奏请求辞职。

D.许翰正直不屈,虽为三朝老臣,但因与黄潜善这类奸臣政见不合而横遭诬陷,难以施展抱,对此,作者充满惋惜之情。

13.把以下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谓百姓因弊,起为盗贼,天下有危亡之忧。愿罢云中之师,修边保境,与民休息。(2)金人此行,存亡所系,令一大创,使失利去,那么中原可保,四夷可服。参考答案 9.D(:举荐,引荐)

10.A(两个于〞均为介词,相当于对〞。 B项前一个因〞是介词趁机〞后一个因〞是介词通过、经由〞 C项前一个乃〞是连词于是〞后一个乃〞是副词,起帮助判断的作用,译为是〞 D项前一个以〞是介词用来〞,后一个以〞是介词因为〞〕 11.B(“师道名将〞为判断句,不能断开;不可使,解兵柄〞与原意相悖〕 12.C( “连续八次上奏请求辞职是因陈东被杀而作出的决定〕

13.(1)认为百姓生活困顿,会起事成为盗贼,天下将有危急灭亡的忧患。希望停止云中战事,整治安抚边关,帮助(2)金人此次行动,关系到存亡,如果重创金兵,使他们失利逃去,那么中原可以保全,四周 的少数民族能够臣服。参考译文:

许翰字崧老,拱州襄邑人。考中元..三年进士。宣和七年(1125),召用为给事中。写信诋毁当时宰相,认为百姓困敝,起而为盗,天下有危亡之忧。 希望停止云中战事,修边保境,与民休息。高丽入贡,朝廷征调百姓开凿运河,百姓骚动。中书舍人孙傅指责高丽于国无功,不应兴大役,孙傅因此被撤职。许翰认 为孙傅不应被罢免,当时宰相大怒,免去他的职务,任提举江州太平观。

靖康初年,重又被召用为给事中。当时金兵进攻京城刚退,许翰到宫廷,当日晋见皇上,授任为翰林学士,不久改任御史中丞。上言议论边事,趁机陈述决胜 之策。张邦昌任宰相,许翰上疏竭力争论。种师道被贬为中太一宫使,许翰对皇上说:师道是名将,沉毅有谋略,山西士兵,人人信服,不可解去他的兵权。〞钦 宗认为他年老难用,许翰说:秦始皇认为王翦老而不用,信用李信,终于兵败于楚;汉宣帝任用老将赵充国,终于取得金城之战的成功。从吕望以来,任用老将取 得功业的,不止一两个人。从古鉴今,师老虽然年老,可以任用。〞并且说:金人此次行动,关系到我方存亡,现在如果重创金兵,使之失利而逃,那么中原可保, 四夷可服。否那么,将来再想行动,一定有不可救应之忧。应当起用师道抗击金兵。〞皇上不能听从。提升他为中大夫、同知枢密院,政见越是与同僚不合,因病去 职,任延康殿学士、知亳州。因谏官指责而被撤职,任提举南庆鸿庆宫。

高宗即帝位,因李纲的推荐,召用他为延康殿学士。到朝后,被授任为尚书右丞兼代理门下侍郎。当时建炎大乱之后,河北山东大盗李成、孔彦舟等人,聚结 军队各数十万,都以勤


王为名,希望得到张所任元帅。张所任御史,曾经责论黄潜善奸邪不可用,由此得罪。李纲任宰相。于是任命张所为河北等路招抚使,率领李 成等人部队渡过黄河,号召各地,为兴复大计。黄潜善竭力阻止。宗泽建议皇帝不应到南方,应当回到京城,并且诋毁黄潜善等人。黄潜善等人请求罢免宗泽,许翰 竭力争论不可。李纲被罢,许翰说:李纲忠义英发,没有他无人能辅助中兴,现在罢免李纲,我留任无益。〞竭力请求去职,高宗不同意。当时黄潜善奏请诛斩陈 东,许翰对亲信们说:我与陈东,都力争留用李纲,陈东被斩于东市,我在朝廷适宜吗?〞越是竭力求辞职,八次上章,被任命为以资政殿大学士身份提举洞霄 宫。又因为谏官指责撤职。

绍兴元年(1131),召用恢复他为端明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坚辞不至。二月,复任资政殿学士。绍兴三年五月,去世,追赠光禄大夫。

许翰通晓经术,正直不屈,历事三朝,位至执政,只是因为与王黼、蔡攸、黄潜善等人政见不合,横遭诬陷,志向终究无法实现。李纲虽竭力引荐他,但自己很快被罢免,许翰也遭斥逐而死。他的著作有?论语解??春秋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96412daad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