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俄语专业“零起点”班基础阶段教学策略初探

2023-02-04 15:51: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校俄语专业“零起点”班基础阶段教学策略初探》,欢迎阅读!
俄语,初探,阶段,策略,起点



高校俄语专业零起点班基础阶段教学策略初探

要:零起点班的教学同以往传统的高中起点的俄语教学要有很大的差别,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及教材的编排和选用等许多方面都提出了崭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根据零起点班学生在俄语学习方面呈现的特点,采取较为独特的、既有针对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高校;俄语专业;零起点;基础阶段;教学策略

高校俄语专业零起点班是指在目前中学俄语教学日渐萎缩、俄语生源日渐减少而社会对俄语人才尚有一定数量需求的情况下,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足社会对于外语(非通用语种)+外语型的全面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对所录取的英语考生进行俄语专业知识教育的班级。近年来高校俄语专业俄语零起点的学生越来越多,在教学中就不得不实行与非零起点学生分班教学的方式。由此引发的诸多问题亟待探讨。



一、高校俄语专业零起点班学生特点分析

应该承认,零起点班的学生中确实有一部分对语言学习感兴趣,具有一定的语言天赋。但也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俄语专业或者是因高考分数偏低出于无奈,或者是受到某种功利主义思想的驱使,而对俄语这种语言本身的兴趣并不十分浓厚。



学生中大多数人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基本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在中学的外语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适合于自己的外语学习方法。



俄语学习对他们而言是成人阶段的外语学习由于在专业基础知识上与非零起点学生相差较大,却要和非零起点学生一样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的强度较大,心理压力也较大。



二、高校俄语专业零起点班应采取的教学策略

1.创设语言环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零起点班这一特殊的群体,激发学生学习俄语的兴趣尤为重要。零起点班学生学习俄语的兴趣不够高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的原因很多:俄语难学,语法规则复杂,学生由于经常要考虑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而滞缓了表达,造成了挫折感;教材过于严肃,话题不够生动,与实际生活有距离,学生不能经常产生学有所用的感觉;缺乏交际环境,课后没有接触外教和留学生的机会。此外,也存在着教师引导不够、没有做到互动、和谐、愉悦的主观方面的原因。初始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紧密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开口,哪怕在他们只会一个单词的时候。比如从学生入学第一天开始,教师一走进课堂,






就用俄语问候学生:“3apabctbyhte!”学生的反应会通过模仿而由木然到顺利应答。当教师感到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一问候语之后,根据具体情况再适当运用“(Ipoe yrpo!”“)IoopbIhhed!”等等。学生对于“KaK?”之类的问题的反应过程可以验证教师这一做法是正确可行的。因为第一次问这一问题,学生只会回答“Xopouo!”“iinoxo”脸上还会呈现出欲言又止的无奈表情。教师理解学生有说的欲望而不会说才会如此,借此机会,教师立即将这一情景中可能用到的大量的句型和固定用语展现给学生,并且通过领读和演练等方法使学生迅速掌握相关语料。以后再上课的时候,教师经常创设这样的语境,用这样的问候语开头,学生的表现也逐渐由生硬而变得灵活,会说的句子越来越多,而且还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和实际情况,因此增强了学习成就感,提高了学和说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激发了求知的欲望。在教师所创设的语境中,教师应力求成为一个出色的导演,引导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应用所学过的语言材料,激活学生的语言天赋。



2.采取措施,适度比较,处理好语言教学中的迁移问题

由于零起点班的学生在中学时学过六年的英语不论学习效果如何,都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所以迁移具有更大的复杂性:不仅存在着母语、外语的语际迁移,而且存在着外语与外语的语际迁移。在语言学习中,由于人们往往习惯于通过已知的语言事实去推导新的语言知识,因此两种语言中相近的部分容易产生正迁移。如果两种语言中的某些语言事实仅仅似同实异,则经常会出现负迁移。表现在俄语零起点学生的身上,主要就是英语知识对于俄语学习的干扰和误导作用。而教师在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也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尽可能促进正迁移、服负迁移。虽然英语属于日耳曼语族,俄语属于斯拉夫语族,但两种语言同属印欧语系,在语音、词汇(包括词汇形式、词义分配,多义词词义的联想和派生,甚至许多语法意义和修辞手段)、语法和文化层面上必然有某些相通之处。



(1)语音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英俄两种语言在发音上的共同点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绝大多数的俄语语音都可以借助于国际音标表示出来。因而学英语的学生再学俄语,除了俄语中的颤音“p”和几个软辅音发音较难之外,发音上不会有太多的困难,因此也可以说,英语发音对于俄语发音的迁移较大;在语调上困难会大一些,因为俄语的语调非常丰富,从总体上看,有七个调型,同样的一个句子,调型不同,会表达出不同的含义,甚至调型相同,调心不同,表达的意思都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说,英语的语调对俄语语调的迁移就不是很大了。



(2)词汇方面。可以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英语单词来记忆俄语中的同义词。例如,两种语言中的单词中phpmafilm词义相近,读音也相近,学生就很容易学会。有些俄语单词本来是很抽象也很难记忆的,比如pebobilihr,但是告诉学生俄语中的一IIHR经常与英语中的-tion相对应,再将俄语与拉丁字母的对应关系列表介绍给学生,学生就会推断出原来这个词就是英语中的revolution,立刻就记住了这个单词。类似的例子很多很多,教师应该经常引导学生自己去比较和发现。








(3)语法方面。同样可以利用两种语言的相通之处来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英语中的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来解释俄语中的未完成体现在时的用法:



表示经常性的行为:

I often write to my mother(一般现在时)

R qaCTO HMI Iy FIMCbMO MaMe(未完成体现在时)

表示正在进行的行为:

lam writing a letter(现在进行时)

Rrmmy IJHCbMO(未完成体现在时)

(4)文化方面。如英语中表示不辞而别的短语为takeFrench leave(意为:法国式的离开);而在俄语中,则为yfiTHO-amrnaficK(意为:英国式的离开)。考虑到不辞而别往往兼有不礼貌的隐含意义,英国人自然不愿意自己的举止上有什么不妥之处,宁愿将这一瑕疵推到了法国人头上。而在俄罗斯,受传统对法国人有好感的影响,俄罗斯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96d52c1a6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