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综述》

2022-08-05 18:15: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赵氏孤儿综述》》,欢迎阅读!
赵氏,孤儿,综述



《赵氏孤儿》近三十年研究综述

内容摘要:

《赵氏孤儿》取材于春秋晋国赵朔家族遭受灭门之祸的史实,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此进行了较大的改编。而元代纪君祥又在此基础上对故事进行了较大的改编,使得《赵氏孤儿》成为元代四大悲剧之一。《赵氏孤儿》后又被改编为戏剧、小说、话剧、电影等作品,流传至今,享誉海内外。对《赵氏孤儿》的各种研究也层出不穷。总结近三十年的研究大概包括主题、人物形象、刊本研究、故事流传等几方面。 关键词: 《赵氏孤儿》 研究综述 30 一、主题

1 有正义、悲剧性质的复仇说

元杂剧《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由此看来,作者已有凸显其悲剧和复仇的创作意图。论者多对这种说法表示赞同。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评《赵氏孤儿》称“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张铎认为《赵氏孤儿》是一部伟大的悲剧,它通过人物的“苦难”和“毁灭”,声张正义,谴责邪恶,歌颂光明,鞭挞黑暗。1商韬在分析程婴形象时认为程婴肩负如此重任救孤成功,不是没来由,是正义的力量支撑

着程婴,使他表现出舍己救人和复仇的大智大勇,《赵氏孤儿》歌颂的是忠臣义士,忠奸的冲

2 突实际上是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的冲突,正义力量的悲壮牺牲震撼人们的灵魂。○

3万颖认为《赵氏孤儿》是一部表现忠臣义士和权奸斗争的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剧作○

并从戏剧冲突、语言风格、心理投射、悲壮沉雄色彩这四个方面具体阐析了《赵氏孤儿》的悲剧性。还提出赵、屠岸两家的纠葛,超越了文武不和、忠奸斗争的范围。屠岸贾要杀尽晋国婴孩,这就使得仁人志士的斗争具有了解救人民危难的正义性质。 2、借古喻今说

4周贻白也认阿英提出,“这里所说的‘赵家’,虽指的是赵盾,实际上还是影射宋朝”。○

为“《赵氏孤儿》一剧虽为传写古事,或另具用心,至少他借历史题材发挥他的理想,赵宋既

5,许建中认为“纪君祥用这个在宋代、为赵氏孤儿的后裔,则以之代表汉族,意极明显”○

尤其是在南宋有独特意义的故事创作《赵氏孤儿》杂剧,表达自己在元初的现实情怀,确有

6 抒发民族情绪、激励民族意识、弘扬爱国热情的重大意义”。○

这种观点一直延续,万颖认为《赵氏孤儿》剧中所表现“的忍辱负重、百折不回的复仇

7。剧中公孙杵臼又有“凭精神,正是元代人民不甘奴役、誓死反抗民族压迫的精神体现”○

着赵家枝叶千年永,扶立晋室山河百二雄”的唱词,而宋朝皇帝正好姓赵,“可以肯定作者有

8陈中凡也指出“如果把它再现于舞台之上,表借古讽今、鼓动人们反元复宋的创作意图。”○

演于人民的面前,观众自然会联想到当前惨烈的民族斗争。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学无法回避时代的思潮,无法回避现实人生所面临

9商韬的说法较中肯:的问题。○“在元朝特殊的历史情况下,作者是否可能借古讽今,这是完

全可能的,但要对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从总的倾向性来看可以,而不能专从字里行间牵强附会地寻找微言大义,即使题材的本身和作者的意图没有表示民族思想,但剧作的客观效果也可能会有的。 3、人性说

10当代改编的戏剧、电影对《赵氏孤儿》的主题有了全新的阐释。国家话剧院版和陈凯歌○

改编为程婴不是主动献子救孤而是无奈中被迫救孤,认为程婴“被英雄”更符合人趋利避害的本性,这样可以对程婴的损己利人的行为提供更合乎人性的解释。国家大剧院版《赵氏孤儿》导演田沁鑫希望为“忠孝节义”增加人性色彩:孤儿没有执着于复仇,而是思绪混乱、迷茫。而陈凯歌的电影则把历来大快人心的复仇结局改为孤儿放弃复仇,让“冤冤相报”这种因果循环不再出现。因为在影片中孤儿复仇显然没有那么多外在的压力:庄姬为了儿子平




安地长大,不让程婴告诉儿子真相;公孙大人也没让孤儿替他报仇;程婴最后也不再想让程勃为自己儿子报仇。

11就是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颠覆,是一部建立在现代李波认为陈凯歌版《赵氏孤儿》○

“忠”“义”“孝”观念之上的巅峰之作。屠岸贾辛勤教导、培育那个孤儿,对这个身份不明的孩子视如己出,反映了人性最为真实的一面。后来知道真相后,反而一笑泯恩仇。这样既弘扬了崇尚正义、除恶扬善、一诺千金的民族精神,也体现出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高度珍视,彰显了爱和宽恕的主题。陈吉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电影离真正的“人性”还有很远的距离,

12 如此“人性化”的人物缺乏打动观众的力量。○

二、故事演变

许多论者从历史的角度对《赵氏孤儿》的故事流传进行探讨,有人认为此剧“敷演之故事,最早记载于《左传》”,p13也有人将其上溯到《春秋》。《史记·赵世家》却有了很大的变动。黄卉对此作了比较,认为“元杂剧是在《史记·赵世家》的基础上,也略采《左传》而进行加工创作的”,并指出元杂剧与《史记》相比的几个重要变化。p14其一,杂剧写庄姬自缢身亡,韩厥、公孙杵臼与程婴子均为保孤儿而死,这些情节都增加了杂剧的悲壮色彩。其二,纪君祥没有让赵氏孤儿藏匿山中15年,而是使屠岸贾视程婴为心腹,收孤儿为义子,这样使剧情更加曲折,动人心魄。其三,纪君祥将公孙杵臼的身份由门客而宰辅,抬高其身份与价值,程婴献出的孤儿也不是他人子,而是他的亲子,突出了邪恶势力的凶残和义士们为正义而牺牲的无畏精神。

有专家根据《左传》等文献记载,提出赵氏灭门的悲剧不是被人陷害,而是由庄姬乱伦引发族内斗争导致。○15国家话剧院版《赵氏孤儿》采用这一说法,庄姬淫乱导致赵氏被灭门。且程婴无奈中被迫救孤。陈凯歌的电影继承了“被迫”这一点,并把历来的结局改为孤儿放弃复仇。同时还增加了屠岸贾直接杀死公孙大人和程婴之妻,而少了程婴杖问公孙大人的情节。豫剧《程婴救孤》○16增加了程婴之妻因过度悲伤而死,庄姬的丫鬟彩凤为孤儿挡一剑,保全了赵孤生命等情节。

故事的人物形象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赵氏孤儿》塑造了程婴、韩厥、公孙等一批典型的人物形象。屠岸贾残忍凶狠、老奸巨猾;公孙杵臼正气磅礴、铁骨铮铮;程婴忍辱负重、气冲霄汉等等,其中以程婴的形象最为突出。论者对此多有论述,但较少专门的论述。万颖17对此论述比较充分:《赵氏孤儿》的悲壮沉雄主要体现在以程婴为首的一批不畏强权、见义勇为、视死如归的正面人物形象。程婴为保住赵孤,既要担当卖友求荣的恶名,又要亲手拷打共谋者,特别是屠岸贾当着程婴的面,亲手将假冒赵孤的程子剁为三段,正是在这种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程婴忍辱负重、沉着坚毅、视死如归的思想性格特点,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有趣味的是在陈凯歌的影片中屠岸贾有一个从坏人向好人转变的过程。影片的前半部分主要刻画了屠岸贾奸恶、狠毒的一面。影片的后半部分集中刻画了屠岸贾和程勃(赵孤)之间深厚的父子情,彰显了屠岸贾人性中善良的一面。

对《赵氏孤儿》的故事演变,王国华认为“戏剧家无需以信史为标准,所以按需要进行了合理虚构。 18法国小说家大仲马对历史是这样定义什么是历史?就是钉子,用来挂我的小说。只要足以表现主题,作者完全可以根据需要改编,可当前学界对挖掘故事演变深层原因的论文比较少。 三、元明刊本比较

杂剧元明刊本的不同引起不少论者的注意,黄卉○19指出,“明代刊本,如《元曲选》本的底本多出于明初皇室所藏,大都经过明初以来文人的整理润色,而元刊本比较接近原作,且是坊间流传的唱本”,在○20《中国分体文学史·戏曲卷》中也注意一这问题,《赵氏孤儿》的元刊本和明刊本具有很大差异性,主要是由于明刊本对元刊本大量增删造成的。首先最为明显的是明刊本增加了第五折,使情节继续得以发展。其次还对前四折的曲文也进行了修改,明刊本的大量改动使《赵氏孤儿》在思想艺术方面发生当大的变化,尤其是作为悲剧来看时可以说改变了悲剧的形式,其影响不可低估。




张俊哲○21认为,“也许可以说明刊本是元刊本的重写,在内容和艺术上都有重大变化”并对此作了全面的分析,具体如下:处理矛盾冲突的方式不同。贯穿作品始终的不是人物,而是忠与奸两个人物群体成为对立的双方并以忠义和奸侫两种道德伦理的理念作为冲突的基础。此改动使明刊本的体验显然与元刊本不同,明刊本中没有这么多的焦虑、恐惧、怜悯。就曲文本身而言,给人的是忠与孝统一之下的雄壮有力的快悦,冲突的消失也消释了焦虑恐惧等体验。元明刊本的冲突性质不大相同。元刊本的冲突近于不可解决的悲剧性冲突,忠与孝不在一个层面上,明刊本的冲突为可解决的冲突,忠、义、孝三者统一起来。在元刊本中焦虑的体验显然不仅仅是赵孤的生命,同时也是忠与孝之间的冲突,在焦虑中显现着晋灵公江山是否易主的对立冲突,明刊本则缺乏这一层的焦虑。 四、《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

《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是中西方两大戏曲名剧,都是描写复仇悲剧的文学作品,但在主人公形象、悲剧思想和故事冲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色。P22徐雯就《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两剧同中有异的复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比较。他认为虽然国仇家恨紧密相连,剧中人物也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凭借个人复仇方式完成社会性复仇,用个人复仇的正义之举反抗社会中的非正义,但两剧的“复仇”中又暗含了不同的含义,在其中内在有着很深刻而迥异的内涵。《哈姆雷特》反映了莎士比亚的人文理想,它的复仇是对人文主义的展示,而它的悲剧不在于复仇的巨大代价,而在于人文理想的破坏。《赵氏孤儿》则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戏剧的伦理主题“忠孝节义”,它的悲剧在于义士的自我牺牲。

姚文振认为《哈姆雷特》写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赵氏孤儿写赵氏在一群救孤义士的帮助下为家族复仇的故事。同样取材于历史题材,都是以古代传说或者前人著作作为题材,彼时彼地为生活背景去表达作者所处的时代的重大问题,把矛盾指向制造冤案的贪官污吏和杀人害命的邪恶势力。同样反映了社会新旧交替时先进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斗争,描绘了敢于惩治邪恶的正义者形象,使主人公的复仇超越个人恩怨达到与社会冲突的高度。同时从人物形象的刻画、主人公的社会地位、思想倾向、悲剧的冲突性质、结局等方面的不同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对比分析。并对中西悲剧做了具有普遍性的归纳对比。

注释:

[1]张铎 论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戏剧冲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科研处,北京 100089) 29]商韬.论元代杂剧.齐鲁书社,1986. 3717]万颖. 雪里梅花寒中艳-论<赵氏孤儿>悲剧性.语言文学研究.2011(2). [4]阿英.元人杂剧史.剧本,1954(4)-(9).

[5]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许建中.“赵氏孤儿”故事在宋代独特的意义.文学遗产,2000(6). [8]陈中凡.有关古代历史剧的几种看法.中国戏剧,1961.

[10] 石志鸟.<赵氏孤儿>:经典的重释,人性的回归》电影文学20117. [11]李波.价值的颠覆:对陈凯歌电影<赵氏孤儿>的解读电影评介, 2011(2). [12]陈吉.<赵氏孤儿>离人性有多远.社会观察,2011(1).

[13].14.19黄卉. 论悲剧历史剧《赵氏孤儿》.洛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6). 15赵氏孤儿_的历史流变 中国新闻周刊 201045

16豫剧《程婴救孤的艺术魅力》 周武占 中国戏剧 2011,3

18《赵氏孤儿》由历史到传奇的演变 王国华 课外阅读 201103 20李修生,赵义山.中国分体文学1戏曲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1张俊哲.悲剧形式:《赵氏孤儿》元明刊本比较.文学遗产,2002(2).

22《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的复仇比较 徐雯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0

23姚文振 《同一样的复仇 不一样的悲剧——复仇悲剧<哈姆雷特><赵氏孤儿>比较》甘肃社会科学 20060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9819d6c14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