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互助型部落——班级管理的新途径-精品

2022-04-14 15:4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 互助型部落——班级管理的新途径-精品》,欢迎阅读!
互助,班级,途径,部落,精品

互助型部落——班级管理的新途径

一、互助型部落的背景

现实管理中,松散的班级内部层级结构是班级管理层次难以突破的重要原因。不少班主任习惯于依靠少数班委来对绝大多数普通同学实施管理,没能将管理发展成为一种依靠合力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的教育力量,只能继续扮演事必躬亲的“苦行僧”角色。班级学生各自为政,缺乏参与事务的合作体验,自主管理和创新的能力没能得到充分地锻炼和挖掘。

班级内部团体间及个体自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内耗现象”,小团体间的对立与个体自身的不良心理倾向会导致班级内部的不信任与不合作,最终致使班级整体不和谐。经过多年的班级管理实践,我们逐渐认识到,班级作为一个师生共同体,其建设和发展应通过成员间的“互助”而非“内耗”来推进。 鉴于此,我们探索并实践基于“互助型部落”的班级管理模式,是对现实班级管理困境所作出的一种实践性回应。 二、互助型部落的内涵

“互助型部落”是班级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与实施日常同伴互助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成题”、“成事”与“成人”的一个“互助场”。它借助“学习互助”、“活动互助”、“成长互助”等操作平台将班级管理发展成一种教育力量,让学生在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全员、全程、全域式班级共同参与和治理模式中收获主动发现与理解而非被动管理的成长体验,提升其自我教育、自主管理与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基于“互助型部落”的班级管理,是指班级全体学生基于师生共同愿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制度规范(即《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测评暨个人财富值累积制度》),在班主任的引领与督促下,以个体或部落的形式通过一定的运作思路参与班级日常事务管理与班级建设的一种管理模式。 三、互助型部落的实施 1.部落组建

部落组建与班级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它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为避免部落间因差距拉得过大而导致胜负定势的产生,我们要适时对部落进行重组,以实现各部落基于同一新起点的二轮运作,进而不断推进班级整体的螺旋式发展。

1)了解学生,引导挖掘班级内涵

部落的创建需要与班级文化的形成同步交叉进行。我们在接手新班级后,将工作重点主要放在快速形成班集体与班级文化的建设上。组建初期,我们首先通过“始业教育”将治班理念与管理思想传达给学生,同时公示班级拟设岗位及相关要求,让学生对新班级班主任有初步的认识与理解。随后让学生填写《个人信息表》与《班级建设与发展的建议(含岗位自荐)》,辅以档案查阅、学生谈心等形式,在总体上了解全班学生的大体情况。班级文化的形成需要经历酝酿、讨论、初定、修改等过程。为此,我们专门组织全班学生一起就班级名称、班训、班级奋斗目标、班级口号、班徽等进行集中与分散讨论,最后形成《班级文化内涵阐述暨备选方案》供全班投票选定,开通班级博客与QQ群,并利用班会课隆重举行班训与班徽的悬挂仪式。最后,我们基于对班级文化内涵的共同发掘与充分解读共同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9dab48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1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