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古诗文赏析与考点分析:《悯农二首·其二》部编版

2022-11-01 15:1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古诗文赏析与考点分析:《悯农二首·其二》部编版》,欢迎阅读!
二首,古诗文,考点,下册,其二

XX学校--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资料,需要可下载使用!

悯农 其二

体裁:诗

题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作者: 名字:李绅 年代:唐代 描述:

李绅(772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区),出生于湖州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迁居润州无锡。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事迹见沈亚之《李绅传》(《全唐文》卷七百三十八)和新、旧《唐书》本传。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悯农二首》,流传甚广,千古传诵,被誉为悯农诗人。《全唐诗》录其《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今编为四卷。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 翻译: 原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译文: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原文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赏析:

赏析一:创作背景

1 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XX学校--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赏析二:思想内容

这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赏析三:艺术特色

诗人在阐述时,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赏析四:诗歌结构

一开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的场景。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考点:

一、必背名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解释: 关键词:禾 谷类植物的统称。 关键词:餐

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2 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9ec539c14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8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