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2022-09-02 00:1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欢迎阅读!
那堪,白头吟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红楼梦》第三回中,宝黛初见。黛玉一见宝玉,“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一见黛玉,竟也是差不多的心思,“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她,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好一个只作远别重逢呀。

人与人之间,所谓缘分就是如此;人与字之间,其实也有缘分如此。那些话都是心中依稀的灵光和暗自的了悟,有时怅然若失,有时无从措词,总也未能给自己一个明白交待。直到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看到那一句,或者看到那几句,便如远游的旧人归来,或如迷路的自己找到归途,从此安心了似的。与其说是初遇,不如说是重逢。

记得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偶尔看到一幅唐代仕女图,那高高宽宽的发髻,忽然让我想到骆宾王《咏蝉》里那句“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初读此诗,心中仿佛有个模糊而美丽的样子,是叫做“玄鬓影”的东西。当然,我看了注解,知道那是指蝉,也隐约觉得非常像蝉,但直至看到那只美妙的发髻,如蝉翼般的形状,似矜持又欲飞;如蝉翼般的质地,隐隐透着青黑的光晕,心底才掠过一丝豁亮的光线。

唉,玄鬓影,是多么敏锐的眼睛,又是多么细腻的心思,方拈来这一个风神透骨的代称呀。初看是那么平常。是的,它平常,是因为它实在太妥帖、太合适,喻体和本体,仿佛生来便长在一起,物我难分。

仿佛是从那一刻起,开始从唐诗的语言里,瞥见一丝波谲云诡的眼神,看见那一抹迷离神秘的笑意。那些美丽的秘密,恍如旧日梁上燕,躲在语言的密林里,等待着栖息。 好像说蛾眉宛转,便是美人如斯;寒砧木叶,应有思妇盼归;羌笛杨柳,定是征夫愁肠;浮云鸿雁,那是游子情怀。


疾风、劲草、暮云,是边关秋色;繁花、烟柳、碧丝,是江南春光……

读到“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记得心中一沉的耷然若失。原来爱的盼望里,不但有那么耀目的华美,还有如此灰暗的卑微。

也记得,初次念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心底那一缕难言的感伤。分明是没来由不讲理的宠爱呀,悠悠天下,唯君为大,才会不管不顾地给予如此高傲的安慰。可怜那远行人,告别了这样一个真把自己当个宝的友人,回头想想,心中该是何等的伤怀和失落?原来这首以豪迈著称的赠别之作,却埋藏着煤一样漆黑而温暖的忧伤。 上次听我女儿背古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不禁哑然失笑,心说诗韵也有如此无奈的地方,分明把一幅画的状况说得明明白白的,却还像什么也没说,一串废话。

那些诗啊,真的无需去摩画,诗有诗的脾气,自有傲气矜贵,底细里全是其他一切都不能替代的神妙谜底和心情密码。

王摩诘写道:“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那欲上人衣的苔色,仿佛看得见,它就在一个深秋黄昏的幽静小院里,浅浅欲动,深深如染,但,谁又能画得出来?那是只属于诗语的灵动,像一缕唐朝的字的幽魂,踪迹迷蒙,却恍然若闻它的墨香,有着古老而迷人的气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a037703c0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