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的练习题目及答案

2024-02-23 06:58: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过零丁洋的练习题目及答案》,欢迎阅读!
零丁洋,题目,练习,答案

过零丁洋的练习题目及答案

《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这首诗是他在 1279 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今天还给大 家准备了“过零丁洋练习及答案”,同学们可以动手写一写,看看自己掌握了多少。

1.默写

辛苦遭逢起一经 ,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2.指出下面对联写的是谁 ? A.南宋状元宰相 ,西江孝子忠臣。

B.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3.有的同学把“汗青”写成“汉青”或者“汗清”,请你向他解释为什么不能这样写 ? 汗青:指史册。因为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 ,竹简先要用火烤 ,把竹片里的水分烤出来 , 为“杀青”或“汗青” 。“汗”是说出水像出汗, “青”指青竹。

4. “舍生而取义” “杀身以成仁”是古代志士仁人推崇的一种生死观 , 这首诗中的 就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5.颈联历来被认为是千古绝唱 ,请说说这联好在哪里 ?

这一联中惶恐滩对零丁洋 ,地名对地名。而“惶恐”和“零丁”,又是文天祥当时的处 境和心情,这就使“惶恐滩”和“零丁洋”带上极浓的感情色彩 ,用来形容昨天的“惶恐” 和今天的“零丁”,地名和心境的巧妙结合 ,使这两句诗成为千古绝唱。

6.颔联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作者把 巧妙结合起来 ,概括作者 比喻 眼前景物 自己经历 艰苦卓绝斗争和坎坷不平一生 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比作




大宋国势 风中飘絮 自己的一生 雨中浮萍



7.尾联应该怎样理解?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操和生死观 ?

人生从古到今谁能不死去 ?留取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这两句诗以激动人心的议论 表达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8.简述这首诗的特点。

这首诗把叙事和抒情结合起来 ,把个人经历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显得慷慨悲壮 , 气凛然。特别是最后两句 , 已经成为爱国志士激励民族气节的警句名言。

9 诗中第二联 , 运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 风飘絮” 形容 , “ 雨打萍 ” 比喻

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

10. 对尾联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 上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11 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 的悲哀; 两个地名,暗 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国破家亡 惶恐滩 零丁洋

12.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 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 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13 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 ` 国家和作者 个人的境遇。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 ; 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 浮萍。

14 最后一段,寄寓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下面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A A.表明作者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a10646c51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