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彩礼引发的思考

2022-12-17 15:2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天价彩礼引发的思考》,欢迎阅读!
彩礼,天价,引发,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天价彩礼引发的思考

作者:胡雅惠

来源:《财税月刊》2017年第12

目前,农村地区的彩礼在婚姻中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而彩礼畸高有着其深刻的社会原因。本文作者将在解释天价彩礼形成原因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彩礼的合理功能及发展趋势,深化彩礼这一民俗的继承意义,帮助农村彩礼跳出畸增怪圈,令广大农民不再谈彩礼而色变。

关键词 农村彩礼;原因分析;发展趋势

古籍《仪礼》上说: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就是创于西周而后为历朝所沿袭的婚姻六礼传统习俗,也是彩礼习俗的来源。

当今社会彩礼在婚姻中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彩礼涨价之势愈演愈烈。目前农村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阵痛期,彩礼畸高有着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但存在即合理,当国家政府三令五申仍然无法改变一种社会现象时,此现象很有可能拥有不可替代的社会意义,这时我们必须对催生该现象的因素做深入研究并力图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该社会现象的正面功效。

一、天价彩礼理论分析

1)婚姻挤压理论:参考印度嫁妆上涨原因(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在婚姻市场中承受巨大压力),中国正好可做反方向分析,在计划生育30多年以及农村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过剩男性人口不断增加,在婚姻市场上女性供不应求,致使彩礼不断上涨。[1][2] 此外,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地方的开放,全国性劳动力市场初步形成,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而这也导致了相对封闭的、有限的区域性婚姻市场不断开放、统一。在广阔的婚姻市场中,女性有更多的选择,她们可以通过婚姻实现向上的阶层流动;当婚姻更多地被当作实现阶层流动的工具时,其结果是婚姻更偏向理性算计,更趋物质化,彩礼便也随之水涨船高。

2)婚姻偿付理论:该理论以传统妻从夫纲和男尊女卑价值观为基础,该理论认为,女方亲生父母向男方索要一定彩礼是为了补偿养育女儿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现代看来,将嫁女或者娶女当作劳动力的转移,将作为新娘的女性客体化用于交换是带有对女性较强歧视色彩的。随着社会进步,男女平等人权思想深入人心,该理论的解释力度已大大减弱。 3)财产继承理论:有时我们会发现新郎竟然会鼓动新娘向他家索要一份高额彩礼,为的是汲取更多家产来组建新家。在这种行为中,彩礼被作一种财产转移方式,而且此时彩礼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再是父辈出于自愿的情感支付,而是不知不觉地在一种被迫的力量下完成了自己的财产向后辈的转移程序。

二、彩礼的社会功能分析 (一)彩礼功能研究现状

当前一些地区彩礼的涨幅与当地群众实际收入增幅极不协调,巨额的彩礼很有可能让男方家庭面临债台高筑的情况或者引发各种婚姻危机。对此,王颉甚至进一步表示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还会导致很多大龄未婚青年的心理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这种潜在心理症结有可能进一步引发各种社会问题比如骗婚、买妻等违法犯罪事件多发。

说起彩礼的消极影响,上面提及的似乎还远远不止。但是在此,本文作者想强调的一点是,受当前舆论对天价彩礼的大幅度批判,很多群众已经在潜意识里将彩礼这一流传几千年的传统民俗与天价彩礼这一具有鲜明现代特征的社会现象等价起来。谈起彩礼,大家想到的不是其作为的悠久文明与友好,而是禁锢于其近年来畸高以至于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偏见。

(二)彩礼的正面功能分析

1)彩礼是一种传统家庭财产继承形式:彩礼的最终所有者不是女方的父母,而是因双方履行婚约而成立的新家庭。因为女方在收取彩礼之后,主要将其用于嫁妆置办,它最终会随着女子带入新人所组建的新家庭中去。滋贺秀三在探讨中国结婚制度时也说到:聘财并非女方父母所得,也不是女子的等价物,而是为了新婚子女的幸福而订立的,乃是他们构建新家庭的基础。”[3]因此,彩礼是一种传统的承担家庭间财产转移与继承的载体。

2)彩礼是一种约束机制:纵观多地区婚配情况,男女双方在订婚后(男方下完彩礼后)分手的比例极低。这是由于解除婚约要受到彩礼法则的惩罚,承担彩礼损失,这会促使男女双方在订婚前后更加谨慎地考量自身决定。另外,由于婚约与彩礼的习惯效力在民间社会的认同率比较高,纵观广大农村地区,因婚约发生的纠纷大多都是通过民间协商或者调节而解决的。

三、农村彩礼的发展趋势分析

在从未停止的彩礼演变过程中,人们遵循着旧的礼法模式,却在寻找着彩礼的新发展动力,并且传递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内核。彩礼对买卖婚姻的体现已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婚夫妇自主意识觉醒后追求独立的表现。

彩礼已经从两个家庭之间的财产转移性质为主渐渐转化为两个家庭之间的财产转移和家庭内部财产继承性质并存,伴随子辈力量的兴起和父辈掌控服务心态的转变,此种共存状态将会被以家庭内部财产继承性质为主所取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最后,现阶段农民在选择亲家时,已有部分人比起对货币的崇拜而更在意新郎或新娘受教育程度及其职业状况,从现在的单一货币向未来的多重参考条件转化。 四、总结

综上所述,彩礼纵然在今存在天价恶习,但其价值定位从婚姻偿付到婚姻资助,从家族本位到个体本位,从劳务帮助到人力资本支付的三大趋势将加速农村彩礼回归到传统的承载对新人祝福的这一意义上来。

现在,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客观对彩礼这一待传统民俗,立足现代社会发展,批判地继承彩礼的文化传承作用,弱化其负效应,使其正面功能得以长久的发挥,让群众不再谈彩礼色色变。

参考文献:

[1]李树茁.性别歧视和婚姻挤压:中国、韩国和印度的比较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986):22-30.

[2]张庆国.彩礼的经济社会学分析.数字中国网,http//www.china001. com/show_hdr.phpdname =SNIGF41&xname=PPDDMV0&xpos=29.

[3](日)滋贺秀三著,张建国,李力译.中国家族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年:412-41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a73512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