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四十分钟的外延

2022-07-09 04:12: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扩大四十分钟的外延》,欢迎阅读!
外延,十分钟,扩大

扩大四十分钟的外延

作者:姜慧莉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5年第5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小学 姜慧莉

曾有人戏称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填鸭子”,而到期末就“考鸭子”。这虽是戏语,却引起教育界的一场革命,我们由应试教育走向了素质教育,由保守走向了开放。《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稿)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的确,从大语文观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语文课堂,它广阔美丽、生动活泼,决不能局限于40分钟之内,局限在狭小的空间之内。我认为语文课堂要扩大40分钟的外延,超越时空,向课前、课后以及生活拓展延伸,从中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成为连续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的桥梁。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扩大40分钟的外延。

一、让课堂向课前延伸

以前学生不预习或不好好预习,上课时他们的起点总是零,时时处于“被拔禾苗”的地位,也许老师能通过反复讲解让学生记住答案,但这种“填法”符合主体性原则吗7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语文课堂必须向课前延伸,还给学生自我学习的空间。《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知识性较强的科普小品,学习时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否则无法彻底理解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上课前我让学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以及人们破坏环境造成恶性循环的信息,使其对学习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正式学习课文时同学们情绪高涨,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仅言之有物,而且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这样,教与学处在相当的一个起点,学生处于主动探求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的原则。

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学习,使课堂教学变得主动。在语文课上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这种方式犹如一道风味独特的“自助餐”,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构建提供了新鲜而丰富的营养。所以,让课堂向课前延伸,还给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和空间,同时也给予了充分创新机会。要知道, “自由程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程度愈高”,学生收获得也越多。

二、让课堂向课后延伸

教育界有句名言“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的确,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仅要在课内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更要帮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的不完备的知识到课外去充实和丰富,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到课外去扩展和运用,斑竹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建构更广阔的知识网络。有关专家认为,学习语言的一般过程是:模仿——变化——创造。这个过程更是一个由课内到课外的过程。我们要结合教学实际和各种有益的活动,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在实践中收益。

1.结合课文和学生兴趣推荐适合的阅读内容。

1)推荐能补充课文内容的读物。一个学生的知识仅靠40分钟之内的学习,那他永远只可能得到大海中的一滴水。学完《琥珀》一文后,我让学生放眼科普书籍,郑重推荐了《人造琥珀》一文,学生读后加深了对课文理解,我还组织学生动手制作了许多形态各异、妙趣横生的琥珀标本,这种知识的习得岂不新鲜有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a80bd149c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0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