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课:游子吟

2022-09-28 08:0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三十课:游子吟》,欢迎阅读!
游子,三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三十课:游子吟

设计理念

这首诗以一个极为平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细节,揭示了伟大的母爱。这一平常而又有骨肉亲情的生活场景,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经历。在识字、朗读、理解等各个教学环节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利用古诗精练的语言,让学生美美地朗读、背诵,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实际感受伟大的母爱。

教学目标

1 2 3

借助拼音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字。交流识字方法。

从诗中受到启发,学习感受母亲的爱,并学习关心自己的母亲,在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喜欢读古诗。

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母亲的言行,感受母亲对儿女的爱。

教师:生字卡片,朗读录音,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好妈妈》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词,朗读并背诵古诗,感受母亲对儿女的关爱,能关爱自己的父母。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引出课题 1 3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大家非常熟悉的歌,你们想不想听呢?放《世上只有妈妈好》。 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唐代诗人孟郊写的一首歌颂母爱的诗《游子吟》(板

师:是的,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的确,这份爱让我们刻骨铭心,不尽感激。 书:游子吟)

游子:古人把离家在外的人叫“游子”。“吟”是诗歌的一种形式。 二、合作学习,初读古诗 师:请孩子们自由地读古诗。 1 2 3 1 2 1

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初读古诗。

学习小组长拿卡片,让其他同学读。同学间相互纠正字音的落实情况。 抽生读古诗。师相机范读。

学生自读古诗。师:在读中,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问题,愿意互相说一说吗?(可以同桌讲,也自己在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体会“寸草心”“三春晖”。 学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三、再读古诗,读出韵味

可以小组说,谁认为自己说得好还可以站起来说。) 四、观察图景,感悟古诗

多媒体课件展示:夜深了,油灯下,母亲还在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1)师:你看到了什么?(母亲灯下缝衣服)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母亲此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表达,从多方面感知母亲对儿子的爱) 3)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2

学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多媒体课件展示。

静景:阳光下,路边生机勃勃的小草。

动景:第二天清早,太阳出来了,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

师:第二天清早,太阳出来了,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此时,母亲会说些什么呢?孟郊的感受是什么呢?(学生自由说)师: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在这里,作者把母亲对自己的恩情和太阳对春草的恩情相比,表达了作者对母爱难以回报的感叹,让我们把对父母的愧疚,对父母的热爱融入自己的朗读中。 五、读议释疑,体会古诗 1 2演读。) 3情。 4怎么样? 5

看着同学们吟得这样好,老师也想读一读,好吗?读完后给我评评。

六、自学古诗,再现创新

师:孩子们,你们真棒!这首诗用简洁直白的语言,给我们展示了慈母不辞辛苦,为临行的孩儿飞针走线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子的无限关心和爱护。这样的母亲怎不值得我们深情赞颂?你的妈妈关心你吗?怎样关心的呢?(学生自由说)

师:既然你的妈妈那么关心你,那么爱你,你该怎样对待你妈妈呢?(学生自由说)

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好妈妈》,再现图景(雨天接“我”回家,深夜送“我”上医院;妈妈下班累了,“我”端上热茶,给妈妈揉肩……) 七、指导书写 1 2 3构的字) 4 1 2 1 2

口头扩词练习。 抄写生字。 朗读、背诵古诗。

把这首诗的意思讲给爸爸、妈妈听。 尝试读一读另一首诗。

八、课堂练习

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一遍生字(提示:注意笔画笔顺)。

师:“归”、“临”分别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呢?(感知左右结构的字)

师:“密”、“游”由哪些部分组成?(感知上中下、左中右结构的字)“迟”呢?(半包围结老师从你的语言和动作中感受到了你们就是孟郊,谁来吟咏这首诗?(指名吟诗)你觉得他吟得老师有一位朋友,他非常喜欢这首诗,还配了音乐,你们想听听吗?再次投映图景,播放课文配

乐的朗读录音,让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真正体会慈母对儿女的深情,激发孩子们对母亲的热爱之

学生齐读古诗。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看谁读得最好。(找伙伴读、找老师读、自己读、男女生对读、表

九、课外延伸拓展

晨起缝破衣

晨起缝破衣,针线不成行。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母年七十四,眼昏手又僵。 装绵苦欲厚,用线苦欲长。 线长衣缝紧,绵厚耐雪霜。 装成令儿暖,母衣单薄凉。 不衣逆母情,衣之情内伤。 附:板书设计 游子吟

母——游

手中线——身上衣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a847e27f5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