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的主人公是谁_不耻下问的成语故事典故

2023-05-04 02:09: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不耻下问的主人公是谁_不耻下问的成语故事典故》,欢迎阅读!
不耻下问,成语故事,典故,主人公

不耻下问的主人公是谁_不耻下问的成语故事典故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去赞扬不耻下问的人,那么你是否知道不耻下问是什么意思?主人公是谁?,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说说不耻下问的主人公是谁。 不耻下问的主人公

孔子(公元前551928日―公元前479411),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不耻下问的故事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


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不耻下问成语解释

中文解释

【汉字简体】不耻下问 【汉语注音】bù chǐ xià wèn

英语译文】 Never feel embarrassed to ask and learn from lesser people

【成语注释】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耻: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耻。下,问题比自已地位低,就是低下和差的意思,但是这个低下和差不是对别人的低下,而是把要请教的人提高,把自己放低。你向别人请教问题,那他就是你的老师,哪怕是再简单的问题,只要别人理解,而你又不知道,哪怕你是这个问题所涉及领域的专家,却也恰恰不会,就该去问。这样理解也更好的解释孔子说的:"我对于不明白的事,每事必问"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结构】偏正式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解释】: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丢人或者感到耻辱。

【近义词语】不矜不伐、谦虚谨慎、功成不居、敏而好学、虚怀若谷、移樽就教

【反义词语】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师心自用、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妄尊自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a97512deb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