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通安全主题班会

2022-09-30 00:0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明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欢迎阅读!
班会,交通安全,文明,主题

文明交通安全主题班会

二(2)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礼让出行"班会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日常出行的交通安全常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素质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

2、通过学习,使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交通事故的残酷无情,要预防车祸,一定要提高自己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

3、通过小手拉大手,家庭、学校、社会的协作,共创和谐文明校园、家园。 二、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交通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一段有关交通乱闯红绿灯的片段让学生观看。 2)孩子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想说什么? 生:太乱了或太危险啦! 师:为什么会这样危险? 生:路口没有指示灯。

师:道路上有不少路口都没有设立指示灯. 生:车辆和行人没有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3)师小结:同学们,在生活中这样的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这直接关系到我们同学们的生命安全。如何才能安安全全的来上学,平平安安的回家去,真正确保我们同学们的生命安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交通安全的教育——“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礼让出行". 2、通过交通事故数据,认识安全的重要性.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据有关部门统计在中国各类事故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75%以上。交通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杀手去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6.7万多起,5年前30万起的一倍多。死亡人数104372人,5年前死亡近7万人幅度明显上升。平均每天有285人在车轮下丧生,在每10位交通事故死亡者中,至少1人是青少年.不注意交通安全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和麻烦,因此我们应该做到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礼让出行",这样对我们出行的生命才有保障。 3、结合实际,指导分析行为。

演示图1:行人在街上走路应在哪儿走?没有人行道怎么办? 演示图2:行人横过马路应该怎么走? 演示图3;从事故图中你知道什么?

演示图4:这个小学生横穿马路做得对吗?为什么? 师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与小学生有关的交通规则? 4、辨析练习,巩固提高.

演示投影,想一想这样走路为什么不安全?该怎么做?

演示图1,在车行道上行走妨碍车辆行驶,容易被车撞.行人应该走人行道. 演示图2,跳护拦易摔伤,或被车撞,很危险.


演示图3,过马路时要先看左再看右,注意来往车辆. 5、看录像,找问题,提高安全意识。

是啊,安全问题始终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围绕交通安全我们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我们还请了交警大队叔叔来给我们讲课,在活动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仅仅了解这些知识就可以了吗?不,重要的是要真正做到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可是在生活中很多同学不注意这些细节,观看录象片段。

1)(放学时间,在学校门口家长止步线之内,一名学生没有注意过往的车辆直接扑向自己的母亲,差点被车撞倒。)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后果?为什么会被撞伤呢? 我们再过马路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有人横道的 没有人行横道的-先向左看再向右看) 同学们你注意到一个小细节了吗?这场事故发生在什么地方?

小执勤员的烦恼:总有一部分家长超过家长止步线,而我们劝他们他们总是不听。希望我们同学都来督促自己的家长,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在家长止步线外停车,自己走进来. 2)(过马路翻越护栏或绿化带。)设想一下,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在我们的城市中很多马上都设置了护栏或绿化带,当我们需要横过有护栏或绿化带的马路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不能翻越护栏或绿化带,要多走些路,要到路口走人行横道,如果有过街天桥要走天桥。) 3)(在马路上两个同学追逐打闹,有一人过来劝阻)他们谁做的对,为什么? 6、学习学生交通安全十不为儿歌

1 不闯红灯、不越线停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2) 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自行车; 3) 不骑车带人,不在机动车道内骑车; 4) 未戴头盔不坐摩托车; 5)骑车不突然猛拐、双手离把; 6)不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曲线竞驶; 7)不在车行道内坐卧、停留、嬉闹; 8)不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9)不追车、抛物击车,不跨越、倚坐隔离设施; 10)不在机动车道上拦乘机动车。 四、小节:

通过今天的学习,懂得了注意交通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更需要自我保护,注意交通安全,做到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礼让出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a9b30ecfb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