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2022-04-12 14:2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名词解释

1 台阁体

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坛上出现一种所谓“台阁体”诗。台阁主要指当时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为“馆阁”。台阁体是指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而同时期大多数高级官僚的创作都可以归属这一流派,体现了洪武朝以后一段长时期里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趣,并作为典范而广泛地影响文坛。其形式以诗歌为主,散文也可以包容在内,它的出现,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倒退,因为它只追求所谓“雍容典雅”,内容大多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 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毫无创新,毫无生气,这些馆阁文臣身居要职,处境优裕,大多怀有受朝廷礼遇而产生的感恩心理,容易形成歌颂圣德、美化生活的创作意向。但是社会的压力使他们不敢正视和表现社会生活,抒发个人思想激情。比宋代的“西昆体”影响更坏。如杨士奇的《务勤堂记》《从游西宛》

2.茶陵派

明代成化、正德年间的诗歌流派,因该派首领李东阳为茶陵人,故称。承前启后,成为台阁体向前后七子复古运动之间的过渡,于诗文变化,颇有影响。明成化之后,日见严重的社会弊病已与粉饰太平的台阁体不相容。于是以李为首的一派起而振兴诗坛,以图荡涤台阁平正醇实的诗风。他们主性情,反模拟,推崇李杜,不拘一格;并且重视诗歌的声调、节奏、法度、用字,要以不同的风格代替台阁体但在创作实践中,李东阳的诗文未脱离台阁之气。但是其离开台阁体的作品,如《白杨行》《马船行》等,颇有生活气息。茶陵诗人还有彭民望、谢铎、张泰及等。



3. 唐宋派

中国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嘉靖年间的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人。唐宋派中散文成就最高的当推归有光。由于宗唐拟宋,这牌作者乃有“唐宋派”之称。归有光、唐顺之诸人反对前后七子之复古,却又承袭了“文擅韩欧”的余风。他们的散文成就超过了前后七子。唐宋派重视在散文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主张文章要直写胸臆,具有自己的本色面目。他们受道学影响,把道看成是文的源泉,认为道盛则文盛。这种观点束缚了创作,同时也削弱了他们文学主张的影响力。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先批事略》




4.公安派

中国明代文学流派。成员主要生活在万历时期。代表人物是公安袁氏兄弟,即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他们为湖北公安人,故世称“公安派”。袁氏兄弟号称“三袁”,三袁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宏道,其次是中道。“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他们一反面反对前后七子的“剿袭模拟”,另一方面则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其成就最著者是散文小品,所作游记、传记很有特色,大都是追求“自适”的作品,也有一些“关心世道”的作品,创作题材不够宽广,因而他们的创作实践未能达到其文学主张的理论高度。如袁宏道的《孤山》《雨雨后游记》



5.竟陵派

“竟陵派”是以锺惺、谭元春为代表的一诗派,他们在理论上接受了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口号,主张“有真情,方有真诗”,给当时的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竟陵派成为当时影响很大的诗派。《诗归序》是竟陵派诗歌理论的纲领性文章。钟惺把选《诗归》宗旨概括为 :“引古人之精神 ,以接后人之心目 ,使其心目有些止焉。” 明确地表明要从古代诗人作品中去探索正确的创作精神,以救正当时诗歌创作的偏颇。古人的精神在钟惺看来 ,即主要表现为幽情单绪。幽情单绪是钟惺诗歌思想的核心。

6.四声猿

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徐谓所做,包括《翠乡梦》《雌木兰》《狂鼓吏》《女状元》等四剧。徐渭以《四声猿》命名自己的剧本,一方面以猿声写自己内心的悲愤、不遇的感慨;一方面借猿声写自己心中的奇气,借剧本作中夜长啸。《四声猿》代表了明代杂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其中《狂鼓史》最突出地体现了徐渭内心的悲愤。《四声猿》处处流露出“真性情”,作者在剧本长度、音律等方面的随心所欲,使元杂剧的创作格式真正被打破,明杂剧完成了它的蜕变,从而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7.临川四梦

汤显祖的四部传奇。《紫钗记》(由早年所写《紫箫记》改作)《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又称为临川四梦,因汤显祖为江西临川人故得名。又因汤显祖书斋名玉茗堂,故称玉茗堂四梦


8.三言二拍

是明代拟话本小说的代表。三言指的是明末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编辑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这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每篇的篇名为单句。二拍指的是明末通俗文学家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两部白话短篇小说集,“二拍”的素材,除当时社会流传的故事以外,主要是“因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睹听、佐谈谐者,演而畅之”者。“三言”与“二拍”代表了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高峰,也开创了拟话本小说的新时期。

9.虞山诗派

明末清初以常熟虞山命名的东南诗坛重要流派。以钱谦益为首,包括其门生冯舒、冯班、瞿式耜,族孙钱曾、钱陆灿及吴历等。 虞山诗派最大的特点是学古而不泥古,积极主张诗歌革新并能取诸家之长而自成风格,对东南诗坛的繁荣作出了一定贡献。在钱谦益的影响下,在其家乡常熟产生的诗派,主要成员有冯舒、冯班、钱曾、钱陆灿等人。冯班为其代表人物,他论诗有独到之处,诗歌也有个人的面目和特色,并以标榜晚唐李商隐而自张一军,势力颇大,使虞山派诗坛旗鼓,遂凌中原而雄一代,后来的吴乔和赵执信可说是虞山派的馀波涟漪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a9bc017fc4ffe473368abf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