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观后感

2023-01-05 03:37: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西南联大》观后感》,欢迎阅读!
西南联大,观后感

《西南联大》观后感

《西南联大》观后感篇1

“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群星闪耀的一处所在,也是中国人的血性与风骨展现得最淋漓尽致的时期。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西南联大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八年时间,在那段山河破碎、烽火硝烟的艰难岁月中,众多世界顶尖的学术泰斗为战乱中的孩子提供了一个自由学术的大环境,这群读书人不畏枪林弹雨,不惧条件艰苦,凭着一身风骨,守护国家文脉。是他们,书写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担当着民族脊梁,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一所优秀的学校应该有自己的学校文化和精神。,西南联大恰恰就是这优秀学校之中的一所。刚毅坚卓是它的校训,更是抗日战乱中的突出表现,敢为天下先是各位联大学者共有的高贵。西南联大,国难中诞生,苦难中坚守,是中国教育文化史上永远的辉煌,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大学之一。在战火纷飞的时代,西南联大培养出很多学术上的巨人,两弹一星获得者,国家最高科技科学家,更有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现如今,由于上一辈人所提供的优越条件,下一辈人反而只会坐享其成,丧失了他们应有的斗志。生活在这个和平年代的我们,不是更应该继承先辈们的志向,努力拼搏,积极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吗?

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才会有希望。作为一名光荣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首先我们应当做一个仰望星空的人,积极、努力、向上的生活。在孩子的心中,我们从小就要种下希望的种子,传扬刚毅坚卓的精神,且多用鼓励的词语,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生长环境。

《西南联大》观后感篇2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不得不说,看完《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之后,我被它的氛围感染了。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文人言语之间,描绘出那令人神往的年代,还有时代文人可敬可叹的风骨。所谓风骨者,置生死于度外,千金不改其志,万难不屈。国难当头,又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各地爱国青年离开家乡,求学归来。 他们用先进的思想与杰出的才华,挽救水深火热中的中华民族。他们在大学中传播西方先进文化,探索知识,冲击着旧中国的思想、文化、家庭与教育,同时还组织反抗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发起全面侵华战争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为躲避战乱,三所一流大学齐聚昆明。“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在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等人的带领下,三校团结到了最后。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情况之下,我们不再是一盘散沙,在有多少困难,都要克服,最后要把它联合到底。

正是这些大师,正是这些民族脊梁,把西南联大办好,培养了一代代像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在学术上有相当成就的人才。“但我们若着眼于文化的更可贵的一方面,则八年多的西南联大,始终都在雍容和睦的气氛中长成,这非特是我们教育史上的佳话,亦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光辉的事情”。

这部纪录片,最终反映了西南联大为什么如此成功,同时也提现了我们作为大学生的使命。西南联大与许多优秀的前辈体现出来的艰苦奋斗、敬业勤学的精神,现在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我认为现今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学者之谓也,应有学实也。我们应该反省自身,坚定信仰,无畏无惧,忍辱负重,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科研立国,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力拼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ab17612c1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