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

2022-10-18 23:01: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老舍》,欢迎阅读!
老舍

老舍

老舍生平简介

老舍,18991966 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

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全家靠母亲替人洗衣裳老舍做活计维持生活。

1908年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1921年,在《海外新声》上发表《她的失败》的白话小小说,署名舍予,这是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仅有700字。

1922年,受礼加入基督教,后在天津南开中学教国文,并在北京教育会、北京地方服务团工作。在此期间,他热衷于社会服务事业,同时还在英文夜校和燕京大学补习英文。[2]

1923年,在《南开季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讲师。

1926年,在《小说月报》上连载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第1期署名“舒庆春”,2期起改“老舍”。此后三年老舍作品继续创作,在英国共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三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英国的教书生涯使老舍成为一名合格的作家。

1929年夏,离英回国,在新加坡直流半年,任中学教员。 1930年,回国任齐鲁大学教授,边写作边教学。

1931年,与胡絜青女士结婚,同年发表长篇《小坡的生日》 1932年,创作《猫城记》,并在《现代》杂志连载。此后几年,老舍陆续创作了《离婚》和《月牙儿》等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1934年,任山东大学文学系教授。

1936年,老舍辞去山东大学教授一职专心从事写作。9月,《骆驼祥子》在《宇宙风》连载,1939年该书由人间书屋正式发行。

1937年,8月返齐鲁大学任教。11月只身奔赴武汉。老舍纪念馆

1938年,老舍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对内主持日常会务,对外代表“文协”,并全面负责总会的领导工作。同年7月,随文协西迁重庆。

1939年,老舍翻译完成的英文版《金瓶梅》在伦顿出版,译名为"The Golden Lotus",此版是为西方比较权威的《金瓶梅》译本,先后发行四次。

1944年,创作并由良友复兴印刷公司出版《四世同堂》第一卷《惶惑》 1946年,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同年出版《四世同堂》第二卷《偷生》

1949年,接文艺界三十余位友人信后决定回国,10月离美,12月抵达天津。


1950年,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成立,任副理事长。 1951年,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1953年,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 1957年,《茶馆》发表于《收获》第一期。

1966年,文革中不忍屈辱,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且获投票第一,由于老舍已不在人世,遗憾颁予川端康成。

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象征性的墓碑上刻写着老舍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主要作品

老舍的经典作品有: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

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 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 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adcf16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