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翻译

2022-08-01 21:1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翻译》,欢迎阅读!
春芳,王孙,古诗词,随意,翻译

【古诗词】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翻译

这句诗的意思是“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下面来一起赏析吧!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当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别墅)时所作。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点题。诗人将“空山”置于句首,反映出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空”即寂静,一个“新”字,说明刚刚下了一场雨,空气不再污染,简直把人的五脏六腑都洗刷干净了。又加上正当清秋季节,日暮时分,为全诗凝造了一种清幽的背景。

颔联巧出机杼,“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动一静、一光一声,前者诉之于人的视觉,后者敲击人的耳鼓,明月清晖,声音清脆,与往常不同的是,今日的月光更加明亮,今日的声音更加响亮,因为是雨后的缘故,月照松林,更见其幽,石上溢以泉声,更显其静……如果用绘画的语言来说,诗人巧妙着色,很有功底。明月给山间万物铺上一层银辉,特别是在这样清秋季节,那种银色必然是跳动的、带着些许寒冷和爽朗,松间斑驳


的光影,撒落于清泉之上,让生命的光辉更具有一种活力。难怪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全诗归具情趣的是项联:“竹暄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步入村中山道,忽然从竹林中传来了一阵喧闹声,仔细一听,恍然大悟,那是一群妇女洗完了衣服在回家,也许是劳动给她们带来了乐趣,也许是没有官场的繁文缛节、无牵无挂……她们嬉笑、打闹着,使山村的夜晚充满活力,密密的荷叶丝丝晃动,打渔的人也收网而归,他们轻轻地划着小舟,生怕别人听见声响似的,与妇女们的喧闹形成强烈的对照。多么具有生活情趣的场景,让诗人信手拈来,点染成画!

诗的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抒情。意思是说,任凭春花衰歇,但这景物还是如此让人留恋,诗人归隐之间停留于笔墨之间。诗人用典抒情,这也是古人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其妙处在于含蓄典雅。这两句用了《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和“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典故。这个典故愿意是说:春天过去了,春花已谢,春草繁茂,可王孙还没有回来,王孙回来吧,山里太寂寞了冷清了,不能在那里长久地居住。可诗人置身于秋天傍晚的山村,感到是那样地惬意,在愿意回到人事扰攘的市朝中去,诗人反用其典,把自己留恋山林的心情含蓄的表现出来,而且与上边所写的山村景色十分协调。

王维(701761年,一说699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aeb41230e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9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