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简笔画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2022-09-09 02:1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简笔画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欢迎阅读!
笔画,古诗,运用,教学

浅谈简笔画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古诗教学,历来被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难题之一。其难点,主要表现为今古语言差异,教学时不能让学生较轻松地理解古诗的语言,进而不能更好地理解诗的意境。为此,我运用简笔画进行古诗教学,既沟通了语言文字与客观事物的联系,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再现诗的意境,加强了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试着两例作个简单介绍。

讲授古诗《凉州词》时,我首先在学生熟读预习的基础上对疑难词、句进行解答;后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用简笔画勾勒出诗的意境。如读:黄河远上白云间这一句,我先让学生说说诗句写了哪些景物,并分别说出远上”“白云间的意思。重点词句理解后,我请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把这一诗句的内容画出来。(一生上台画出汹涌澎湃 波浪滔滔的黄河像一条丝带迤逦飞入云端的生动画面。)大家评画后,我问学生为什么要把黄河画成好像飞入了云端。教室里有十几双小手一下子就举了起来。有的说黄河气势磅礡,直逼云端;有的说诗人远眺黄河,看到黄河曲曲折折地流向远方,直消失在白云之……我对同学们的分析和画进行了肯定,再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了一片孤城万仞山(一生在万仞高山之上,画出了一座城,显得那么孤立。)对照图文,我引导学生说出这两句诗摄取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学生观察发现:摄取了黄河、 白云、 、高山的意象,描绘了一幅荒凉 壮阔的景象。)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两句是本诗的重点,教这两句时,我让学生先弄清羌笛、杨柳、春风不度意思及所蕴含的寓义。突出了在边塞作战的将士们得不到统治阶级的顾恤,守关戌士内心的不满,“春风不度比喻皇恩不及塞外。学生理解后,我又请了一个学生上台,只见他上台思索了一会儿后,便拿出粉笔在孤城之上画了一个士兵背影,他手握羌笛,眼望京城方向,一股思乡之情在这幅简笔画中浓浓散开。就这样,一幅简洁明快的图画呈现在黑板上,黄河 、白云、 孤城 士兵构成了边塞风景图,也体现了处于前线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再如:我教《宿新市徐公店》的课堂实录:

师:刚才,我们利用工具书,以及身边的一些参考书,理解了诗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诗意画简笔画。

生:小组讨论、商议,共同完成作品。(10分钟) 师:把部分作品贴在黑板上,集体评议。

生:我觉得第三小组把课题的意思画出来了。旅店的左侧树着一个招牌一样的标志物,上书,可见,这是姓徐人家开的店。但第三小组没有把急走这个词语表现出来,画上的儿童只是站在那里逗蝴蝶。

生:第七小组儿童急走追黄蝶表现出来了。但第七小组的树头花落未成阴表现得不好,好像是棵冬天的树,应该像其它小组那样,点缀几片新叶。

生:第六小组用简单的线条表现出了奔跑的儿童,从她们的表情可以看出,她们很开心。可是遗憾的是一径深没有表现出来,要是画面上补画一条向远处伸展的小路就更好了。 ……

师:看来,要想把这幅画画好,就要读懂这首诗中每一个字的意思。谁来读一读。 生:读书,摇头晃脑。


师:读诗就应该这样,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请同学们画出这首诗的节奏,再读。 篱落/疏疏 // 一径 / 深, 树头/花落 // / 成阴。 儿童/急走 // / 黄蝶, 飞入/菜花 // 无处 / 寻。

师: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把这首诗默写在各自画好的画上。

总之,小学生认识事理都是从表象开始,由具体到抽象,学习主要是靠形象思维和形象记忆。而简笔画使用尽可能少的笔划线条,塑造简洁、生动、易懂的形象,把它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是适应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倍受儿童欢迎的教学手段。因此,合理运用简笔画,在语文目标教学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afc30dffb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