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字及汉语对日语形成的影响以及日语学习的感想

2022-04-01 18:5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汉字及汉语对日语形成的影响以及日语学习的感想》,欢迎阅读!
汉字,汉语,日语,日语学习,感想

论汉字及汉语对日语形成的影响以及日语学习的感想



三文鱼的寿司摘要:语言与文字伴随着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不断完善与成熟,中国与日本在地理与历史上紧密相连,两者文化不断碰撞交流,中国的汉字与汉语亦对日语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对汉语对日语形成的影响,以及本人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的感想进行讨论,从而更深层次地挖掘日本文化与日本民族性格。

关键词:汉字 汉语 日语

语言与文字是每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为了表达思想、传播文化的一种实用工具,不同的语言和文字体现出不同民族与国家的特点与独立性,民族的性情与独特魅力。与此同时,不同的语言与文字也在相互交流当中彼此借鉴、共同发展,在不失其独立性与特殊性的基础上互通有无,根据本土的实际情况对本民族的语言进行改良。中国与日本两个国家,在地理上与历史上有着紧密的关联,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很长的一段历史阶段内保持着对外强大的文化输出,其中,汉字与汉语对日语形成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下文将对此进行阐述。

从历史的时间线上来看,关于日语的起源,其起源存在着较大争议,目前没有确定语系归属,既有阿尔泰系语言的特征,又有南岛语系语言的特征。而汉字首次传入日本是在韩国古代国家百济的儒教家在285年,也就是西晋时期,将《论语》《千字文》《孝经》等汉字书籍带到了日本,到了唐宋时期,汉字广泛



进入日本。据了解,日语口语在汉字传入前就已经作为口头语言得到确立,汉字则为其提供了书面语的手段。

作为日语的初学者,我们首先要接触的是五十音图,我们就会了解到“假名”。所谓“假名”,就是借用汉字的读音与书写方法,起初日语只有少量音节,日语借用汉字的读音与书写方法之后,其音节的数量得到增加,有利于日语成为更为成熟的语言。



具体来看,日语的假名有平假名与片假名之分,平假名多是由中国古代草书演化而来“あ”就是“安”的草体演化而来。片假名则多是由汉字楷书的偏旁演化而来,“イ”就是“伊”的左部偏旁;“ウ”是“宇”的上部。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些音节对汉字的引用大多是对汉字的简化,更加方便书写,由



此还形成了自己的文字。

除此之外,本人生活在广西,周围有一些人说粤语与白话,发现粤语和日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在学习数字的时候,“二“”三“的发音在日语和粤语中是几乎相同的,”六“在粤语中发音是”ro“与日语”roku“相似,以及接下来学习的日语的吃:”食べます”和粤语中”食饭“当作”吃饭”有相似之处,为了解决这种疑惑,我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粤语中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的发音和用字。而现代普通话缘自清代女真入关后形成的“官话”因而失去了对古汉语的发音和用字习惯的继承。粤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它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中古汉语普遍存在的“入声”入声字读音短促,一发即收。用粤语读唐诗,会发现很押韵,即每一句最后的一个字是同音韵。汉字大概于隋、唐时代传入日本,当时的汉语就具有了入声,因此日语保留了许多大量的古汉语和发音,使得日语与粤语在很多地方有相似之处。比如说粤语中的入声可以在日语中相似的痕迹,粤语有时候一个词语会有“k“的发音在最后,而一些日语词汇则会以”ku“结尾,比如前面所说的”六“,将最后的结尾独立成一个音节,而在现代普通话中很难找到入声的痕迹,我想这也是汉语对日语的一个影响之一。

语言不仅是一种工具,学习一门语言也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方式,提高我们的思维水平。在本学期学习了将近一学期的日语之后,我收益颇丰,感慨良多。我很高兴能够系统地学习到一门第二外语,这要



参考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43180

陈亚军.浅谈汉语文化对日语教学的影响[J].语文建设,2015(18):15-16.

杨知国.论汉字对日语的重大影响[J].长春大学学报,2001(04):65-67.

1




感谢学校与老师给予的机会与帮助。

学习日语,从最初的五十音图每个音节的学习,到能完整地拼出一句简单的话,再到能能够自己想说的句子,每一个步骤都收获了小小的成就感,化为我不断学习下去的动力。当然,在学习日语中也遇到很多困难,我觉得最让我头疼的是介词的使用,在不同句式当中介词的使用是不同的,一开始我也很容易弄混或者直接漏掉,但是经过不断的口语练习与老师的提醒,这个问题也得到了改善,另外,我还发现一些同学的语调有些奇怪,用读英语的方式读日语肯定是不行的,因此我认为可以多看点日本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多听多看自然而然地就会改正过来,我觉得学习日语口语不要害怕说错,怕的是不敢说,有了错误才会去改正,这样一来,我们的日语会有很大的进步,这样的经验对于其他外语的学习也是一样的。

不仅如此,学习日语也让我对日本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日本人民与民族性格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说到日本的民族性格,“匠人精神“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有许多匠人大多一生只专注于一件事、制造一种产品,对于手艺的熟练精巧有着严格的自律,因此他们的产品往往得到市场的认可,在日剧”半泽直树“中,半泽的父亲教导半泽:“日本就是由这样一个个小螺丝支撑起来的啊。”父亲自杀后,这颗螺丝被他保存下来,激励着他前进。日本人这种严格遵守秩序的生活方式便是其严谨性格的一种表现,做事严于律己、遵守秩序、言行举止谨慎小心,依旧保存在现代化日本社会当中的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一特征也在所学的日语中得到体现,特别是敬语的使用上,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年轻者对年长者说话时要严格使用敬语,否则就会让别人感到冒犯,认为说话的人没有礼貌没有教养。这一点当然在中国也是一样的,但是我认为由于日本社交在形式与内心实质上的分离,意思上就是获得对方的友情的代价是比较大的,对方不会轻易地把你当作“自己人“。在这种环境下,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的对话就有别于中国人的”客套“,即如果你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的对话始终处于这种紧绷的状态下,别人会认为你这个人死板或者马屁精。虽然学生没有亲自与日本人实际交流过,不过在一些影视作品上还是能感受到这种微妙的区别。

最后,再发表一下学生很主观的感受,就是日语的发音听起来很温柔,不论是男女,听起来就会有一种很“软“的感觉,感觉比较温和优美,这也是我选择学习日语的一个原因。因此,学生希望在下个学期还能继续选上老师的日语课,更加深入地学习日语和了解日本文化。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b1ae0e8c7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1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