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氤氲心间——《湘行书简》读后感

2022-12-14 20:15: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墨香氤氲心间——《湘行书简》读后感》,欢迎阅读!
行书,墨香,读后感,心间,氤氲

墨香氤氲心间——《湘行书简》读后感

山川是不倦收的文章,日夜为我掌灯伴读——题记

湘西的凤凰古城,生于斯长于斯的沈从文先生一直深深地眷恋着这片土地。他说:"我的作品稍稍异于同时代作家处,在一开始写作时,取材的侧重在写我的家乡""我虽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为背影。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谜一样的湘西世界,这世界是美的典范和极致。 可以说,湘西世界就是沈从文先生心灵的世界。他把他的思想与情感,他的爱憎和忧伤,都揉进了湘西的那几条河流中。他所呈现的湘西世界,深深地震撼着我们,感动着一代又一代,并将继续感动和震撼下去。

这是湘西的千家暮雪,是船底的细碎流水声,是摇橹人的歌声,是沈从文对张兆和的温柔。一封封的书信,穿过岁月,承载着沈从文一声三三的温柔低语,展开在我面前。或许是突然下起了雪,沈从文的船上起了一层薄薄的冰,哑哑的反着薄光。沈从文便一边抱怨着天气的寒冷,一边新奇的写信。对柳林岔极为赞赏:“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样好看地方的。气派大方又秀丽,真是个怪地方。在雪花突至的冬日,千家积雪,高山皆作为紫色,疏林绵延三四里,林中皆是人家的白屋顶。这样的山川,任何唐诗宋画都赶不上。又或许是一个无事的日子,在缆子湾上停了船,在船内铺了一张细细的诉说:我今日吃了一碗饭,三个鸡子……”琐碎的说着,今日吃了什么,写的文章如


何的好……到最后都离不开对三三的倾诉我一哭了,心中便十分的温

对于沈从文而言,一切似乎都是美好的镌刻在他的心里。摇橹人清亮的歌声使沈从文惊叹心中发抖在西风的袍袖中,在夕阳的咽喉里,他珍视世间美好,星月从他的笔尖流出,哗啦一下全倾泻在我的心上,湘西的细雨沾湿了沈从文遥寄岁月的流光。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为色。那些文字的光辉,像漫过雪岭的薄雾,像欲焚的半天朱霞,不在山中,也能枕月而眠,也能满船清梦压星河。

岁月无恙,亭廊深巷清歌唱。历史的长河流了千百年,自古以来无数人读尽缥缃万卷书,追溯历史。澄廓的湖水好像使沈从文突然澈悟了。历史是时间吗?沈从文自己的思想好像一阵清风掠过。

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的爱着。

历史在他的笔下成为一条河,从那日夜长流亘古不变的水里,石头和砂子,腐了的草木,破烂的船板,不同于文字写来的历史,这河流,仿佛告诉了他若干年来若干人类的哀乐。他先前觉得一定要有所爱方可生存下去。现在他却突然反悔道:我错了,这些人不需要我来可怜,我们都应当来尊敬和爱。每个人看似毫无追求的生,其实是那么的庄严忠实,让人应该尊敬和爱。他们或许生存没有所爱,但又或许拥有着最为沉重的生存意义。这些意义凝聚在历史的长河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b51c269be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2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