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作品灭亡简介

2022-12-25 14:03: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巴金作品灭亡简介》,欢迎阅读!
巴金,灭亡,简介,作品

巴金作品灭亡简介

1929年发表在《小说月报》里的,巴金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在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巴金作品灭亡简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巴金的《灭亡》作者简介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fu)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妻子萧珊。1921年肄业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学,1929年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曾任第三届、四届、五届、六届中国作协主席,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242日,巴金获得但丁国际奖。巴金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博物馆,但后者至今都未实现。

巴金的《灭亡》故事梗概

小说《灭亡》以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沾满了“腥红的血”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一些受到五四新思潮鼓舞,因而寻求社会解放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苦闷和抗争。响彻全书的是这样的呼声:“凡是曾经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的人都应该灭亡。”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主人公杜大心怀有“为了我至爱的被压迫的同胞,我甘愿灭亡”的决心,最后,他为“信仰”而英勇献身。

杜大心为“信仰”献身的结局反映了巴金本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忠实的生活,正当的奋斗,爱那需要爱的,恨那摧残爱的,为了人类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和无政府主义思想(即“正义,平等,自我牺牲”) 。

小说以火一样的激情倾吐爱憎,揭露和控诉罪恶的旧制度和残暴的军阀统治,喊出了人民的心声;他鼓舞青年的变革信心,激发他们的斗争精神,同时以主人公的悲剧结局,在客观上显示了个人反抗的失


败,成为一部有很大进步意义的作品。 巴金的《灭亡》创作历程

巴金先生生于四川 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从小目睹封建大家庭内部腐败堕落、勾心斗角的生活方式,封建专制主义压迫、摧残年轻一代的罪恶行径,他对封建制度、封建家庭的痛恨和对自由生活的热情向往,充盈于作品之中。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3月至19288月初赴法国留学时,写成了处女作中篇小说《灭亡》,发表时使用笔名“巴金”,载19291月至4月《小说月报》第20卷第1号至第4号,初版192910月开明书店,现收《巴金文集》第1卷。 巴金的《灭亡》点评鉴赏

《灭亡》是巴金漫长的文学生涯的起点,在这部小说的手稿上,他第一次署上了“巴金”这个笔名;正是它的发表使得“巴金”成为一代代读者熟知的作家。这部作品被看作当时文坛的重要收获,《小说月报》编者认为《灭亡》和老舍的《二马》,“这两部长著在今年的文坛上很引起读者的注意,也极博得批评者的好感。他们将来当更有受到热烈的评赞的机会的,”有人在回顾一九三二年文坛时,认为:“在怠懒和疲惫的状态下支持着的文坛上,近年来只有巴金可以算是尽了最大的努力的一个。”“我们甚至可以说,文学上的罗曼主义是因了巴金才可能把寿命延续到一九三二年以后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b69faf756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