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2023-05-10 18:37: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欢迎阅读!
刘勰,文心雕龙,文言文,阅读理解,译文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

(选自《文心雕龙·情采》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5

2《文心雕龙》是南朝的_______(姓名)所著的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中的风雅是指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_

3.根据材料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文学创作主张。 【答案】

1.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 2.刘勰 《诗经》

3文章要为抒发感情而创作,语言简练,写出真实的感情;不能为了创作而虚构感情,否则会造成文辞浮华,内容杂乱而虚夸。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题,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力求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找出四个选项断句的不同处,一般有两处,然后再结合一些技巧,比如语法知识、人名地名、借助虚词、对称结构等,排除选项。

本题句意为:而后来的作者,学习讹滥的文风忽略轻视写真实的感情,抛弃了远古时代国风、大小雅的作者的好传统,效法近代的辞赋,所以抒写真情的作品越来越少了,追求辞藻的作品越来越多。

后之作者译为后来的作者,故从其后断开,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四字结构,结构相似,故四字一断,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句式结构相似,从中间断开。故最后的答案为: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


2.本题考查考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调动知识储备,来根据以往的知识积累,来分析判断得出答案。

本题中,《文心雕龙》是南朝的(刘勰)所著的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中的风雅是指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3.本题考查对文本的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通过分析、概括得出答案。

本题中,要求根据材料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文学创作主张。根据文本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可知,文章开始就拿从前诗人的诗篇和汉代辞赋作品作对比,强调从前诗人的诗篇是为了抒情而创作;汉代辞赋的作者写作赋颂,是为了创作而虚构感情,接着拿《诗经》和汉代辞赋作对比,分析理由。并得出结论: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意思是:为抒发感情而创作,语言简练,写出真实的感情;为了创作而虚构感情,文辞浮华,内容杂乱而虚夸。最后作者又强调后来的作者却学习讹滥的文风,忽略轻视写真实的感情,抛弃了远古时代国风、大小雅的作者的好传统,效法近代的辞赋,所以抒写真情的作品越来越少了,追求辞藻的作品越来越多。由此可归纳出作者提倡的文学创作主张应该是:文章要为抒发感情而创作,语言简练,写出真实的感情;不能为了创作而虚构感情,否则会造成文辞浮华,内容杂乱而虚夸。 【点睛】

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参考译文:

从前诗人的诗篇是为了抒情而创作;汉代辞赋的作者写作赋颂,是为了创作而虚构感情。用什么来说明这点呢?我们知道《诗经》中国风和大雅、小雅的创作,有情志,有怨愤,于是把感情唱出来,用来讽刺上位的人,这就是为抒情而创作。可是汉代辞赋的作者,心情精神并不郁结忧闷,只是随便运用夸张的言辞,沽名钓誉,这就是为了创作而虚构感情。所以为抒发感情而创作,语言简练,写出真实的感情;为了创作而虚构感情,文辞浮华,内容杂乱而虚夸。而后来的作者却学习讹滥的文风,忽略轻视写真实的感情,抛弃了远古时代国风、大小雅的作者的好传统,效法近代的辞赋,所以抒写真情的作品越来越少了,追求辞藻的作品越来越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b7941860f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