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贾萱萱

2022-10-25 08:33: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贾萱萱》,欢迎阅读!
傅雷,家书,读后感,贾萱萱

家书抵万金 ——读《傅雷家书》有感

正如杜甫在《春望》中写过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样,离家多年在外的游子收到家中寄来的信件,比收到万两金银财宝更觉得珍贵,作为一名在外念书的大学生来说,在读过了《傅雷家书》后,对这句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以及夫人写给儿子傅聪的书信而编纂成的一本家信集,编摘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达七千余字。要读好一本书,首先要对作者有一定的了解。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的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等。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秉性刚毅,“文革”时期之初即受到迫害,与196693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地走完了一生。

信件开始于1954年傅聪应波兰政府邀请,参加《第五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并留学波兰。傅雷夫妇在刚刚送别儿子后经历了巨大的痛苦,母亲朱梅馥甚至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妈妈随时随地有想哭——眼睛已经肿的不像样了,干的发痛了,还是忍不住要哭”,这在不经意间让我想到了我在离家外出上大学的时候,父母也是佯装坚强的把我送上了北行的列车,我不敢回头去看他们,害怕在双目对视的一瞬间眼泪会夺眶而出。这正如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亲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他们可以不用怕羞地这样告诉我们,也可以不担心我门憎厌而这样告诉我们。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然流露也不是可耻的是,何况父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在书信的前半段,傅雷夫妇总是因为担心儿子在国外遭受困难委屈而经常发病,同时傅雷也一直在鼓励自己的儿子:“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确实,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不仅如此,傅雷先生在每一封信中都坚持鼓励自己的儿子要坚持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孩子做榜样,一起积极努力,共同进步。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o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的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造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傅雷艺术造诣极其深厚,对无论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他青年时代在法国学习的专科是艺术理论,回国以后曾从事过美术考古和美术教学的工作,但时间都非常短促,总是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能相入,无法与人共事,每次都在半途中绝裾而去,不能展其所长,于是最后给自己选择了闭门译述的事业。在他文学翻译工作中,大家虽都能处处见到他的才智与学养的光彩,但他曾经有志


于美学及艺术史论的论著,却终于遗憾的不能实现。在他给傅聪的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音乐方面的学养与深入的探索。他自己没有从事过音乐实践,但他对于一位音乐家在艺术生活中所遭到的心灵的历程,是体会的多么细致,多么深刻。儿子在数万里之外,正准备一场重要的演奏,爸爸却好似对即将赴考的身边的孩子一般,殷切的注视着他的每一次心脏的律动,设身处地预想他在要走去的道路上会遇到的各种可能的情景,并替他设计应该如何对待。因此,在这所透露的,不仅仅是傅雷的对艺术的高深的造诣,而是一颗更崇高的父亲的心和一位有所成就的艺术家,在走向成才的道路中,所受过的陶冶与教养,在他才智技艺中所积累的成因。有的人对幼童的教育,主张任其自然,因势利导,像傅雷那样严格施教,总会让人觉得有些残酷。但是大器之成,有待雕琢,在傅聪长大成才的道路上,我看到作为父亲的傅雷所关注的心血。在身边的幼稚时代是这样,在身处两地、形如隔世的情势下,也还是这样。在这些书信中,我们不是看到傅雷为儿子呕心沥血所留下的斑斑血痕吗?

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无尽,通过亲生的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而《傅雷家书》,它告诉我们: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凐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是他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他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b8fe6c6964bcf84b8d57ba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