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2023-02-15 07:09: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欢迎阅读!
齐王,纳谏,邹忌讽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西汉末年的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全书分为十二策,分为三十三卷。讽: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 二、原文填空

1、听了邹忌的分析,威王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一措施收到的效果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与朝廷。

2、邹忌与徐公比美的前提: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3、表明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4、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不自信的原因是: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自胜者强,自知者明”演化为今天的词语是:人贵有自知之明。

6、出自本文的成语是:门庭若市。与之相近或相反的词语是:车水马龙、摩肩接踵、门可罗雀。

7、邹忌依次向妻妾客提出:“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 8、邹忌通过思考,找到了妻妾客没说真话的原因,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9、邹忌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向齐王指出:“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这一事实,并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三、内容解析

1、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①没有得意忘形,而是冷静思考②从中看出邹忌有冷静、思考,善于观察,不受蒙蔽,尊重客观事实,有自知之明的品质。

2、妻、妾、客的回答,都肯定了邹忌比徐公美,虽然都是赞扬,但感情色彩有何不同?请结合原文内容谈一谈。

妻的回答是“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语气肯定,不容置疑,表现妻对邹忌的偏爱,妾的回答是“徐公何能及君也?”虽然也是反问句,但少了“君美甚”表现了妾的畏惧和顺从,客的回答是“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用的是陈述句,表现了一种应酬逢迎的心理。 3、本文主旨在于阐述封建帝王“广开言路”的重要意义,可是本文开篇却详写邹忌的家事,二者有什么联系? 开篇详写家事,意在表现邹忌用家事领悟到身居高位的人听到的常常是阿谀奉承的话,以听到真话。然后写邹忌面见齐王,以家事类比国事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最后写齐王纳谏及结果,突出了“广开言路”的重要意义“此所谓战胜与朝廷,”这样安排材料是为了突出邹忌的善谏也是为了使文章说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

4、走即使用什么方法打动齐王,使齐王领悟到邹忌的话确实有道理,有接受的必要? ①类比推理,富有个性化的语言②邹忌抓住生活中的小事推论到国家大事,动之以情,之以理,让齐王易于接受。

5、齐王设上中下三等奖上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 ①进谏者的勇气不同②表明齐王有改正错误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 6、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人数的变化,人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人越来越少,说明国家越来越好,政治越来越清明。 7“此所谓战胜与朝廷”是什么意思?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政治观点? ①政治清明,不需要军事行动就能使敌国畏服②反映了作者希望靠修明国内政治,使国家强大,而不是武力,使别国屈服。

8、邹忌进谏成功,你认为有哪些因素?

①邹忌:善于进谏,能从个人小事联想到国家大事,是一位尽职尽责,有远见卓识,能言


善辩的良臣。可见邹忌大胆含蓄的进谏是成功的首要因素②齐王:察纳雅言,知错能改,有广阔的胸襟,是一位头脑清醒的明君,这是进谏成功的次要因素。 9、从全文看,邹忌和齐威王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齐威王善于纳谏,知错能改,明辨是非,胸襟宽阔,邹忌善于进谏,冷静、思考,善于观察,不受蒙蔽,尊重客观事实,有自知之明的品质。 10、本文采用什么方法,阐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①设喻说理②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被不合实际的赞誉冲昏了头脑;君贵有纳谏之德,于纳谏,知错能改,方能有所作为;国贵有自知之明,不动一兵一卒,政治清明,必然会使别国畏服。

11、请结合实例谈一谈邹忌的讽刺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要与别人交流,使别人了解自己的意图,使自己的见解被人接受,达到交流的目的,如果能像邹忌那样,生动形象的说理,由小及大,由浅入深,委婉地表明自己的看法,一定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四、拓展延伸

1、邹忌不肯偏信,在一片奉承声中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重视客观事实,并进而找出别人奉承的原因加以警惕,而且能以此为鉴,去讽谏齐王,你认为他的这一做法在现今有什么借鉴意义?

今天我们也应该学习邹忌不偏听偏信,尊重客观事实,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善于总结,并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有自知之明。

2、中国历史上不乏进谏的故事,但他们命运各不相同,请举例说明进谏成功需要什么条件?

成功:魏征直谏唐太宗而有“贞观之治” 失败:伍子胥劝吴王除勾践被五马分尸。进谏成功不仅需要臣子以国家为己任,还需要敢于进谏,还需要臣子善于进谏,又高超的语言技巧,委婉说理;更需要君王有容人之量,察纳雅言,从谏如流。 3、纳谏除弊有何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历史意义:邹忌敢于进谏,善于进谏,齐威王从谏如流,齐国大治。现实意义; ①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②一个人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该积极向上向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提出意见及合理化建议,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气、语言,抓住恰当的时机,便于别人接受采纳,以提高建议效果④作为领导,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广泛听取批评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

4、写出源自《战国策》的几个成语,为本文写下一幅对联: 成语:画蛇添足,门庭若市,南辕北辙 对联:邹忌巧言善变进言委婉 威王悬赏纳谏从谏如流 5“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学过本文之后,你对这句话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有时利于行的忠言未必就要逆耳,选择恰当的方式掌握适当的分寸,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6、邹忌是如何设喻说理的?

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小事,设喻说理由己及君,由小及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深入浅出,具有极强说服力

7、齐王是如何实现“战胜与朝廷”的?

邹忌以个人小事喻国家大事类比推理,大胆而含蓄的指出国家治理的问题所在—君主受蒙蔽,齐王胸襟宽广,广开言路,察纳雅言,齐国因此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使四方畏服,这

样就做到不动一兵一卒战胜与朝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bb98366ddccda38376bafa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