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奖励孩子小红花的解析

2022-10-07 13:06: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奖励孩子小红花的解析》,欢迎阅读!
小红,解析,奖励,孩子,关于

关于奖励孩子小红花的解析:

孩子上学后,不管是亲子园,还是幼儿园,或者是小学,

对于表现好的同学,老师都喜欢用小红花去奖励孩子,这已经是一个历史悠久、全国通用的办法啦,

现在小红花被方便的小粘贴或是小星星所代替!但是意义是一样的。 下面多数情况用小红花来统一说事。



先看一组场景:

1、亲子课上,老师给主动上台作自我介绍的小朋友奖励一个小粘贴,

而二岁的小A不上台去介绍,但是他看到别的小朋友有小粘贴,他也想要, 虽然老师跟妈妈一再跟他说:上去做自我介绍就有小粘贴了! 无奈二岁的宝宝还不能把小粘贴跟上台做自我介绍联系到一起, 得不到就开始大声的哭闹,已经影响到其他的宝宝了, 慢慢的,妈妈的脸色也暗下来了,老师也尴尬不了, 最后,老师还是给了小A一个小粘贴,小A不哭了,

其他没有得到小粘贴的小朋友眼巴巴的看着小A手里的小粘贴, 此时:不公平产生了!

此时:小粘贴没有起来鼓励先进的作用!



2、在幼儿园里,上课因小B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老师奖给小B一个小粘贴,

继续上课,可是,小B得了小粘贴之后,却没心思听课了,注意力全转移到小粘贴上去了, 老师一看,不好,影响到小B听课了,没加思考就从小B手里把小粘贴给要回来了, 这刚刚沉浸在得到小粘贴兴奋中的小B,却不明白老师为什么又把小粘贴要回去了, 一急就哇哇大哭起来!

老师怕影响其他小朋友听课,又赶紧安抚起小B来,

此时:小粘贴不但没有起到鼓励先进的作用,还给先进者带到了情绪低谷!



3、在幼儿园,老师要求孩子拿一些教学素材来,对于拿的全的孩子,全奖励小星星, 而且是粘在额头上,得到小星星的同学这一天转头都小心翼翼的,怕小星星丢了, 没得到小星星的同学一天情绪低落,下午妈妈来接时,朝着妈妈就发了一大通脾气, 埋怨妈妈没有给准备齐东西,害得自己没有得到小星星,

此时爸爸说;闺女,没问题,不就是小星星嘛,来,我给你弄, 于是爸爸把大红不干胶纸剪成了许多小星星, 孩子,你想往哪儿贴就往哪儿贴!

这孩子高兴呀,终于过了一回小星星瘾!

此时:小星星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肯定也不是我们想要的激励作用吧!







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可见,我们用来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小红花, 已经失去她应有意义,甚至还出现了毒副作用。



三四岁或是五六岁的孩子,谁得到了小红花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孩子, 没有得到的就会很沮丧,甚至会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孩子,


这样就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我想呢,我们可否用孩子能接受的方法去奖励他做好某一件事这一行为,

注意,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我们要鼓励的是孩子的这一行为,而非是这一个人, 做的好的孩子要知道是自己的这一行为值得鼓励,以后还要继续这样做; 对于没有做好的孩子,也要让他知道下一次怎么做才能得到鼓励! 这是最最关键的!



鼓励孩子的办法也最好注重内在,注重孩子的感受,而非是一种形式, 可否把奖励小红花调整为一句赞扬肯定的话和一个行为动作:

“你帮老师分玩具了,真是老师的小帮手,谢谢你!”一句肯定的话,可以再奖励一个大拥抱!

“你写的字很整齐!”再可以跟孩子握握手,也可以让所有小朋友都跟这位小朋友握握手! “小朋友哭了,你会去安慰安慰他,你真贴心!”可以在额头给孩子一个亲吻! 也可以让哭的小朋友抱抱安慰他的小朋友表示感谢!

“你刚才打针没有哭,真勇敢!”然后用大拇指在孩子的额头‘盖一个章’! 等等。



奖励给孩子一种亲身体会,给孩子一种亲身感受:

捏捏耳朵垂、向脖子里面吹口气、捏捏手指头、用大拇指在额头盖一个无形的章, 一个拥抱,一次握手,摸一摸后脑勺等等,

在这些小游戏动作中,让孩子感受到被肯定、被赞扬的喜悦, 让孩子知道自己刚才做的事是正确的,让孩子用心去体会成就感, 而且,这个孩子做对了,其他的孩子也参与到赞扬他的行动中,

其他的孩子不但不会有沮丧、失落的感觉,而且还会很开心,下一次我也这样做的想法。



在对待鼓励源源某些好的行为时,我采用的都是精神上的奖励,效果特别好, 每次都乐在其中:妈妈在他的脖子里吹了一口仙气! 妈妈在他额头上盖了一个大红章!

从目前来看,他也喜欢小粘贴,但是他不在意这种物质的标签,他更注重精神上的感受, 在亲子中心,有时候老师会故意说:如果你这样做,我送你一个小粘贴, 他会说:我不要小粘贴,我也不想这么做! 呵呵,经得住物质方面的诱惑!



跟孩子打交道,那么我们就用孩子能理解、能接受的方法, 那岂不是更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c100071dd3383c4ba4cd25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