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3-01-23 01:3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统编,上册,教学设计,单元,语文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反复朗读, 体会作者的语言魅力和思想感情, 感知课文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 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着重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品味重点语句, 学习作者是怎样用精练的语言表情达意的。

3. 品味欣赏各具特色的语言, 培养学生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 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品味精练、 优美的文学语言, 培养学生散文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4. 体察父母关爱之情, 常怀感恩父母之心,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感受中华儿女正直、 质朴、 密团结、 力求上进、 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单元教学重难点:

1. 反复朗读课文, 品味欣赏各具特色的语言, 培养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 2. 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着重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3. 学习并掌握文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散文单元, 四篇课文皆为散文, 或写人记事, 或托物言志, 或阐发哲理, 或写景抒情, 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

《背影》 文章深刻的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 无论记人、叙事、 情都十分平实, 语言淳朴自然, 毫无矫揉造作之处, 却打动了几代读者的心。 在一个平凡、 朴素的背影上刻下了两个质朴而深沉的大字一-父爱, 而这一主题的表达在物质充裕的今天, 对学生具有极其现实的教育意义。

《白杨礼赞》 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 不折不挠, 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 来象征坚韧、 勤劳的北方农民, 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 同时对于那些“看不起民众、 贱视民众、 顽固的倒退的人们” 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 文章立意高远, 形象鲜明, 结构严谨, 语言简练。

《散文二篇》 (1) 《永久的生命》 是近现代著名作家严文井先生写的一篇哲理散文, 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赞美, 引导我们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生命。

(2) 《我为什么而活着》 是《罗素自传》 的序言, 本文是罗素的思想随笔 从中可以窥见思想家罗素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伟大人格。

《昆明的雨》 通过回忆, 借助于对昆明的雨季及雨季中的菌子、 果子、 花等事物的细致的描写, 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 怀念之情, 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 时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 品味文章的语言, 同时把握课文记叙写景、 事、 的线索, 体会课文中形散神聚的特点。


本单元写作的主题是“语言要连贯” 语句之间、 段落之间要符合逻辑顺序,可以用适当的关联词显示文章的逻辑关系, 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旨在引导学生审视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 看到其利与弊, 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 培养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同时, 学会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学习资源。

单元教学方法:

教学本单元要注意散文教学的共性, 交给学生一定的文体知识和赏析知识,引导他们自主进行散文赏析, 又要注意本单元教学任务的特殊性, 抓住“类型”这个关键词, 免泛泛而教, 防止学生在既有的知识、 赏析水平上停滞不前。

1. 在具体的阅读赏析中把握不同类型散文的基本特点。 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在阅读赏析中自己感受和体会散文类型的特点, 自行总结概括。 换而言之, 本单元的教学是要“学文识类” 而非“以类学文”

2. 赏读品味。 散文的一大特点是语言优美, 好的散文语言凝练、 优美, 又自由灵活, 接近口语。 优美的散文, 更是富有哲理、 诗情、 画意。 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 动活泼, 富有音乐感和韵律美, 行文如涓涓流水, 叮咚有声, 如娓娓而谈, 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 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 自然流畅, 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 勒出动人的场景, 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 如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隽永, 茅盾的散文语言细腻深刻, 汪曾祺的散文语言平淡质朴如话家常。

3. 要有单元整体意识, 各篇课文的教学要各有侧重点, 本单元的四种散文类型中, 人记事散文和写景抒情散文学生是比较熟悉的, 因此在教学《背影》 和《昆明的雨》 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具体的课文品析上, 而托物言志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属于学生相对陌生的散文类型, 教师在教学《白杨礼赞》 和《散文二篇》 时, 既要指导学生学习“这一篇” 又要时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这一类”,并可利用课堂练笔强化学生对这两种散文的认识, 要重视内引外联, 比较阅读。

4.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 要注意进行比较阅读, 可以做散文类型之间的比较,如《白杨礼赞》 和《昆明的雨》 写景物, 但在表达意图和写作手法方面差别甚大,稍加比较就能把两类散文的基本特点显现出来。 本单元写作教学的内容是语言要连贯, 看起来与阅读部分的内容关系不大, 实际上有着潜在的联系, 散文写作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形散神也散” 文章不连贯, 零碎散乱。 教师不妨利用阅读学习和随堂笔记, 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语言连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c3cffc701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