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路——湖南理工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2023-03-24 13:21: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地方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路——湖南理工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欢迎阅读!
地方经济,湖南,理工学院,社会发展,思路

地方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路——湖南理工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邱绍雄

来源:《云梦学刊》 2013年第4



邱绍雄

(湖南理工学院,湖南岳阳414006

摘要: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当前地方高校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地方高校需要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研意识,实施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研制度,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研优势,构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研平台。

关键词:科研服务地方;地方高校;湖南理工学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365f2013104-0092-03

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地方高校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及地方产业发展特点和需求,促进高校科学研究与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有效结合,以建立地方高校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事业单位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速高校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同时,借助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资源优势支持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高校科研水平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但是地方高校科研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道路上起步晚,底子薄,企事业单位的认可程度不高,因此,如何有效推进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当前地方高校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湖南理工学院的探索与实践,简要梳理地方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路。

一、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研意识

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高校的科研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增强地方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发挥高校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是高校办学实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地方高校要实现科研与社会服务协调发展,就必须重视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科研发展之路,积极探索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机制,。

其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提升地方经济增长实力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岳阳区域经济发展迅猛,湖南理工学院作为岳阳市唯一的本科院校,有能力、更有责任立足湘北、面向湖南开展广泛的产学研合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与技术的支持。总体而言,岳阳工业化发展阶段还处于初、中期阶段,还是以更多自然资源投入和资本积累为经济发展驱动因素,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经济增长高度依赖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仍未摆脱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具体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较差、发展动力不足,精细化学品合成技术、化工新材料技术、机电设备制造和再制造技术、制造业


信息化技术等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落后,科技创新基础能力薄弱、创新平台较少,研发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短缺等。这些不足反映了岳阳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依靠科技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也为湖南理工学院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再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是高校教育改革和科研创新的现实需要。从人才培养上说,高校只有着眼于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才能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堂”从教室延伸到企业和社会,通过掌握市场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来调整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从科研选题上说,坚持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围绕市场需求来选题并开展科学研究,才能真正开发出有市场价值的新产品、新技术。

二、实施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研制度

当前大部分地方高校的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效不彰显,根源在于制度建设还欠完善。要以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完善保障机制建设,形成有利于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度安排。

湖南理工学院制订实施了相关政策,明确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思路、目标和主要措施,并对相关项目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责、合同管理、过程管理、经费管理和相关奖励作了进一步规范。

在推进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组织机构上,学校成立由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部)负责人等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相关的重大事宜、制定工作规划。科技处负责督促引导、组织协调学校的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各二级学院(部)成立由院长(主任)、分管副院长(副主任)、学科带头人等组成的二级学院(部)工作小组,根据学校推进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思路,研究制定本单位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负责实施。

在推进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引进和培养上,加大应用型科技人才引进,有目的地从企事业单位引进能广泛开展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面向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设立客座教授职位,邀请他们为广大师生讲学: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长效机制,鼓励、选送部分中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兼职。

在推进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激励机制上,学校鼓励以学校名义开展各类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研究,对在项目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咨询与服务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在上述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院(部),学校在评选先进科研管理集体、设置岗位职数时予以倾斜:学校在职称评定、各种人才支持计划、各类专家的推荐选拔

中,充分考虑教师个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业绩,在同等条件下向业绩优秀的教师倾斜。

三、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研优势

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相比,无论在学校的知名度、地理位置的便捷性,还是在人才、设备、信息等各方面都处于劣势。但是不等于说地方高校就无所作为,而应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依托现有优势学科,注重抓好科研特色的培育,一样可以在产学研合作中取得丰硕成果。

湖南理工学院实事求是地分析队伍状况、科技基础条件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科学确立学校科技发展战略,合理有效配置科技创新资源,根据科技人员的特点,组织好队伍,提出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实现了学校科研与企业技术的融合。学校与湖南汇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油浆固液分离技术研究及优化设计”项目已按计划顺利完成,在陕西神木油田公司和山西一家化工公司成功投产应用,得到用户好评:与三生化工有限公司合作项目“清洁燃料型FCC助剂的研究及开发”进


展顺利,项目组成员完成了项目合同中的阶段性任务——催化剂的制备:与景达生物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项目获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资助,另外还承担了地方公路管理处委托项目、旅游景点规划设计项目等。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依托学校和地方的优势科研资源,注重抓好科研特色的培育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大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力度和广度。一是依托学校优势学科资源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科技服务。学校坚持多学科交叉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鼓励和支持相关学院、研究所主动同企事业单位在石油化工催化、电磁装备制造、机械电子、土木工程设计、旅游开发、血吸虫病防治等方面开展合作,争取了多项合作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二是依托地方文化优势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坚持“以发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为基础,引领地方文化发展为导向,扩大地方文化影响为目标”的服务模式,实现服务地方文化由“研究型”向“引领型”转变,促进地方文化繁荣。学校老师紧密结合岳阳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争取了多个关于地方文化人物研究、旅游规划、管理咨询、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合作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构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研平台

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一个跨学校、跨部门、跨区域合作的系统工程。整合政府资源、企业资源、学校资源及各种社会资源,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对于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学校通过相关的科研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相关学院、研究所主动同企事业单位在石油化工催化、电磁装备制造、机械电子、土木工程设计、旅游开发、血吸虫病防治等方面开展合作,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共性课题。

一是建立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沟通平台。学校与地方政府签订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在重大科研立项、科研成果孵化与转化、产业实体的组建与运营、将来可能的科技产业园建设等方面取得地方政府政策支持:依托岳阳市科技局开展了“教授、博士企业行”活动,使老师了解企事业单位的现实需求,企事业单位了解学校的技术成果,学校组织相关科技人员成立科技服务小分队,有针对性地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科技服务:以“湖南省促进产学研合作重大专项计划”为契机,争取省市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支持。

二是学校和企业共建科研平台。学校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科研资源,鼓励企业出资在学校共建研发中心,支持企业和学校根据市场需求以共同出资或技术入股的形式联合建设创新基地。以这些科研平台为基础,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企业,为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服务。教师经常到企业去咨询或合作创新,可以及时了解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也容易转化。

三是学校和地方政府共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和战略联盟。学校寻求地方政府支持,整合优势学科和优势技术资源,围绕地方重大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组建了一批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和战略联盟,联合开展产业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和攻关,共同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已经牵头组建岳阳市精细化工产业联盟与电磁行业产业联盟,并争取在信息、旅游等行业建立产业联盟,与企业在相关技术攻关上进行实质性的合作,使我校化学工程、电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企业管理、制药等方向实现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破。

[责任编辑、校对 杨年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c41fc1757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1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