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写景类复述作文训练1

2022-07-26 01:4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三年级写景类复述作文训练1》,欢迎阅读!
写景,复述,作文,语文,训练

《小学语文三年级写景类复述作文训练》结题研究报告



三年级写景类复述作文教学,正是鼓励孩子乐于写作,乐于交流,培养习作自信的的一种习作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这一阶段也是学生习作学习中最为困难的时期,如何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树立写作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观察、表达习惯,为有效习作教学奠基,正是起步阶段习作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复述教学正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小学语文三年级写景类复述作文训练》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0xx年七月开始申报,831日正式立项,历时两年的研究工作已告一段落,课题组成员的通力合作,较为圆满的完成了研究任务,探索出了三年级写景类复述作文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1.以丰富学生习作素材积累的为目标的拓展策略2.以强化学生习作方法、技巧为目标的指导策略3.以提高学生习作能力为目标的评价策略4.以促进学生习作习惯养成为目标的激励策略。

那么对小学三年级复述作文课题研究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主要类型为写景、写人、事和想象作文四大类,在起步阶段,教学难度最大、学生最不容易写好的就是写景类作文。怎样才能把景物写具体,写详细,却是并不明确。 二、研究目的

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小学语文起步阶段写景类习作的指导策略、教学模式和评价激励方式。

2、通过课题研究,提升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习作积极性。使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乐于表达,通过写景类习作的训练,感受习作的快乐。

3、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掌握按照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探索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详细具体描述的策略和途径。

4、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探索在当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下,将传统习作教学方式同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相结合,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提升写景类习作课堂教学效率的新型指导模式。

5通过课题研究,研究起步阶段写景类习作的特点,促进学生习作能力提升的方法及意义。 6、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通过观察、阅读积累习作素材,初步掌握甄别习作素材、合理使用习作素材的习惯。为进一步提升习作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结果与成效

(一)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结合小学起步阶段学生特点,构建了小学语文三年级写景类复述作文指导策略研究教学模式。

“主体激活”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习作素材贫乏,激发学生积累习作素材的积极性

(二)探索出了“小学语文起步阶段写景类习作指导策略研究”课堂教学“创境激趣 、开放交流、写法引导、习作创写、多元评改、成果展示”六个应用环节。 (三)根据起步阶段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起步阶段习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确立了起步阶段写景类习作教学新思路。

遵循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序列行原则,对学生的习作要求不能过度拔高和降低,习作教学指导一定要立足于学生实际,教学实际,探索适宜的教学要求,让每位学生都能在习作教学中受益,有所收获。

(四)课题研究影响课题关联教学内容,促进了相关基本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实践反馈、总结分析、交流反馈,发现与课题相关联的教学内容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课题研究的进程。


(五)在小学语文起步阶段写景类习作实践教学中,探索出起步阶段写景类习作的有效教学 (三)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了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转变 (六)课题研究实现了教与学的转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起步阶段写景类习作指导策略的研究,围绕指导策略,积极探索。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从知识和经验的传授者,转型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自主合作交流探讨。从而实现知识学习由灌输变为内需,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课堂得到效率有效提升,高效课堂得到真正落实。

(七)课题的研究提升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强化了学科整合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于各学科之中,与学科实现有机整合,已是当下教育教学之必然趋势,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写景类习作的高效和有效教学。

(八)强化了学生学习习惯,学生合作能力稳步提升

通过课题研究,学生观察生活、体会自然的习惯普遍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意识进一步加强,为习作的有效进行,积累了素材。

(九)课题研究让绝大多数学生消除了对习作的恐惧心理,促进了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十)课题研究促使学生亲近自然,提升了审美情趣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1、一线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实践有余而理论不足,经验丰富但缺乏将其总结归纳的能力。今后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

2、课题研究是一项持续的工作,需要研究教师静下心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每一个环节和阶段都需要好会研究教师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要稳扎稳打,不可敷衍了事,流于形式。

3.课题研究工作充满了变化,在研究过程中要及时总结反思,根据新的形势和变化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和节奏,保证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

4、习作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教学工作,本课题的研究应更加注重复述习作同低段写话和高段作文之间的内在关系的探讨,在这一方面虽做了一些研究,但力度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继续坚持研究。

5、初步形成了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模式和环节的优化,使其不但适用于写景类习作教学,也能为其他类的习作教学提供借鉴。

6、成果推广的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强,在完成成果汇编后,通过发表相关成果,扩大课题研究的影响力度,使其能为更广阔习作教学服务,体现成果的应用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c7f049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