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 地图

2022-07-12 09:55:0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地球的运动 地图》,欢迎阅读!
地球,地图,运动

地球的运动 地图



主讲:占汛 一周强化

一、一周内容概述 (一)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2、地球的公转 (二)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 2、地图的判读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二、重难点内容归纳讲解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对应太阳的东升西落)。 3、自转的周期:一天,24小时。 4、地球自转导致的地理意义。




时差: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会不断的更替,而且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由西方迎来落日,地球上的不同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 (二)地球的公转

1、地球围绕太阳做周期性的绕转叫做地球的公转。 2、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 3、公转的周期:一年。

4、公转的轨道形状:近似圆形的椭圆。 5、公转的重要特征:

①公转过程中地轴的指向不变,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②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总是与地轴保持66.5°的夹角,故地球的赤道面和黄道面总保持23.5°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 6、四季的变化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的不同位置的时候,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完全不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并且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太阳直射纬线 季节 受热程度

北半球 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北极圈以北





夜长

赤道南极圈以北

南极圈以南



昼夜平分(全球)

北极圈以南赤道









321日前后 622日前923日前后 12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半年极昼 昼长夜短 昼夜平分 昼短夜长 半年极夜

昼夜平分(全球)



南回归线 半年极夜 昼短夜长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 半年极昼


(三)五带的划分



首先,五带是天文地带。天文地带强调太阳的光照情况,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来划分。划分五带的天文标准有两个,即有无直射的太阳光线和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其次,五带是纬度地带。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分布,都因纬度而不同。因此,按照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划分五带,就是按纬度划分五带。这样,每一个地带有一定的纬度范围。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有其纬度差异。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有无直射阳光。划分有无直射阳光的纬度界线,就是南、北回归线。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直射一次。南、北回归线以外的地带,太阳终年不会直射。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也有其纬度差异,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有无极昼、极夜现象。划分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界线,就是南、北极圈。赤道到南、北极圈的地带,终年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在南、北极圈上,每年各有一天极昼和极夜。在南、北极,极昼、极夜现象长达半年之久。

在每个纬度带内,季节变化具有一定的特征,如热带范围内,有太阳直射的机会;寒带范围内,会出现极昼极夜的现象;而温带范围内,上述两种现象都不会出现。五带各具有不同的季节变化特点。

(1)热带:在南北纬23.5°之间的热带,是纵跨47°的低纬地带。它的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39.8%。热带地区,除回归线外,任何纬度一年内有两次直射。两次直射的日期,在赤道上出现在春分和秋分。从赤道到回归线,随纬度的增高,南北半球的直射日期分别向夏至日和冬至日接近,到回归线上就只有一天直射了。因此,从赤道到南北回归线,每年由有两个高温季节逐渐过渡到只有一个高温季节。不过,这里的季节变化无法用春


夏秋冬四季来表示。从昼夜长短变化来说,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从赤道到南北回归线,昼夜长短变化的幅度逐渐增大。到回归线上,最长和最短的白昼相差2小时50分,最长不会超过13小时25分,最短不会短于10小时35分。由此可见,热带范围内,天文现象的纬度差异是极小的。

(2)南、北温带:在南、北半球,由回归线到极圈范围内的南、北温带,是两个宽度最大、面积最广的纬度带。每个温带跨纬度43°两个温带的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51.7%温带范围内,没有太阳光线直射的机会,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正午太阳高度每年有一次最高,有一次最低;昼和夜每年有一次最长,一次最短,日期分别在夏至和冬至。因此这里每年有一个高温季节,有一个低温季节。正午太阳高度的极大值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变化幅度都是23.5°×2,即47°。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随纬度的增加而显著地扩大。在南、北回归线上,最长和最短的昼长相差只是2小时50分;到南北极圈,就出现极昼极夜了。温带的四季变化最为明显,纬度愈高,冬夏温差愈大。

(3)南、北寒带:南、北寒带是两个圆形的高纬地带,边缘是南、北纬66.5°,到中心即极点为90°。与热带、温带比较,寒带的面积最小,仅占全球总面积的8.3%。从天文特征来看,这里到处都有极昼极夜现象。除极点外,又都有昼夜分明的时期。因而全年可分四个时期:昼夜分明,极昼,昼夜分明,极夜。其中,昼夜分明时期,因纬度增加而减少;极昼极夜时期,因纬度增加而加长。即使在昼夜分明和极昼的日子,正午太阳高度也是很低的。夏至这一天,北极的太阳终日在地平线以上23.5°的高度。因而,这里接受太阳光最少,气温终年很低,为寒带。 (四)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要想知道地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除进行实地测量之外,大多数情况下,是运用地图进行量算的。在地图上量算两点间的距离,必须运用该地图的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也叫缩尺。例如在比例尺为110 000的地图上,可以得知,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10 000厘米或100米。

比例尺是地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距离的水平长度之比。即



式中,M表示长度比例缩小的倍数。因而,比例尺是一种比值,不带单位。但在相比时,两个量的单位必须相同。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比值大则比例尺大,比值小则比例尺小。 2、方向




地球上的方向是根据经纬线确定的。东西方向是纬线所指的方向,也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东是指地球自转的去向,西是地球自转的来向。南北则是与东西相垂直的方向,是经线所指的方向。在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南方都指向南极点,北方都指向北极点。 怎样在地图上判别方向呢?

1)在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图幅内实际范围小,特别是远离极地地区的地图,经线与纬线都接近为平行的直线,在地图上判别方向有一个普通的规则,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在一些比例尺较大的图上,有时没有画上经线与纬线,在这种情况下,地图左右的图廓线常常就是南北线(经线),上下图廓线就是东西线(纬线)。有些图,还专门画有指向标(方位针)以表示方向。

2)在一些小比例尺的地图上,我们会发现,图上的经线不是平行的直线,而是向两极汇聚的弧线。纬线也是一些弯曲的弧线,且越向高纬度,弯曲程度越大。在这种图上判别方向,就只能以经线与纬线的方向为准,而不能笼统地运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了。例如亚洲在阿拉斯加的西边,而不能认为在阿拉斯加的北边;同样地,北冰洋在亚洲的北边,而不能认为在亚洲的东边。


3)有些地图是用指向标(方位针)表示方向的。指向标(方位针)的箭头指示的方向是南北方向,与指向标(方位针)的箭头垂直的方向就是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

地图上的地面景物是采用各种各样的符号来表示的。除了符号,多数情况下还要附加必要的文字和数字注记。这些都是地图的语言。地图是一种特殊的地理语言,这种特殊的语言,可以有选择地、形象地突出反映地面景物的许多地理特征。因此,要利用好地图语言,必须熟悉地图的图例。



(五)地形图 1、地形图

地形图是着重表示地形的普通地图,主要是指按国家制定的统一规范细则编制、以同等详细程度表示地面各种基本要素的地图。地形图是经过实地测绘或者根据实测图并参考有关资料编制而成的,包括国家基本地形图和专业生产部门测制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地形图上,地貌一般用等高线表示,其他要素用规定的图式符号表示。等高线法是最主要的地貌表示方法,它能够反映一个地区地面的实际高度和起伏特征。其他表示地貌的方法还有分层设色法和晕渲法等。 2、等高线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例如池塘水面的边缘线,就是一条等高线。如果用一系列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与起伏的地面相截,那么在水平面和地面的交汇处,就会形成一系列的水平曲线。如果把这些水平曲线都投影到一个标


准的水平面上,并按一定比例缩小在图纸上,就得到了可以反映地面高低起伏特征的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的高程是从海平面开始量算的。我国地形高程的起算点,统一用青岛的黄海水准原点。自海平面以上,每隔一定高差便可设一条等高线,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差,叫等高距。等高距大小的选择是根据地形图的比例尺和地形高低起伏的特征等因素来确定的。一般说来,比例尺愈大,等高距愈小,这样对地形的反映就能详尽一些。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必须有高程注记。地形起伏的特点,就是通过这些有高程注记的一系列等高线的排列形式来表现的。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说明地面坡度陡峻;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说明地面坡度和缓。如果等高线间隔非常均匀,说明坡度均一;如果等高线的高处稀疏,向下逐渐密集,说明坡度上缓下陡;如果等高线的高处密集,向下变得稀疏,说明坡度上陡下缓。 3、在等高线图上如何判读地形类型 地形

表示方法

示意图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说明

山地山闭合曲线,外低 内高符号



盆地洼闭合曲线,外高 内低



在等高线闭合区

域,等高线数值

四周低,中部高

由外侧向内侧越来越大

在等高低闭合区域,等高线数值

四周高,中间低

由外侧向内侧越来越小

山脊

等高线凸向低 山脊连线



等高线凸向高 山谷连线



从山顶到山麓凸山脊线也叫分水起高耸部分 线

山谷

山脊之间低洼部山谷线也叫集水 线


鞍部

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



鞍部是山谷线最

相邻两个山顶之

高处,山脊线最

间呈马鞍形

低处

山峭壁多条等高线会陡崖 合重叠在一处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陡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cc2f5b8d9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