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一定要读的亲情感恩故事_为女儿感动

2022-03-28 14:10: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青少年一定要读的亲情感恩故事_为女儿感动》,欢迎阅读!
感恩,青少年,亲情,女儿,感动

常在文章中看见“逆反心理”几个字。有人说它是一种生理现象,表现在16岁的女孩子身上尤其严重。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我充分领教了女儿的这种“逆反”,喊她干什么,硬和你对着干,晚上很晚睡,早上睡懒觉,忍不住就看无聊的电视,然后便大谈歌星。我不是个严厉的父亲,却是个唠唠叨叨的大人。女儿出国前的一个月,我们之间并不是很愉快,发生过的激烈争执,数量相当于她长到16岁的总和。老实说,我们都很失望。

我一次又一次失态,有一天,竟然动手打了她。一直到现在,我都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战争。自从女儿出国定下来,我一直在为她操心,起码自己觉得是这样。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长不大,我们不停地要求这样,要求那样。作为父亲,我不明白为什么只看到女儿的缺点,女儿会弹钢琴,一次又一次考上重点学校,这次又以出色成绩,获得出国留学一年的机会。她毕竟只是个中学生,我不明白自己还希望她怎么样。我为她在异国他乡的遭遇烦神,有个美国朋友来作客,他正翻译我的一部长篇小说,挺真诚地说:“你的女儿英语很好!一个来旅游的英国女孩,在我们家住了一个星期,英语和她整晚聊天,谈喜欢的流行音乐谈男生女生,可是我对女儿的英语程度还不放心,老是和尚念经一样地让她再背些单词。我知道自己在女儿的眼里很可笑,很愚蠢,越是可笑愚蠢,越要老生常谈。女儿出国前的10天,有机会去上海与曾经留过学的中学生联欢,她很希望我们全家一起去。我一口拒绝了,理由是有稿子要赶。女儿很失望,她知道自己有一个很没有情调的父亲,所以都没想到坚持。

我总是让女儿再用点功,要她记日记,要她看一两本名著。在这一个月中,我完全失控,一看到她看报纸的娱乐版,把频道锁定在无聊的肥皂剧上,嗓门立刻大起来,动不动就把她弄得眼泪汪汪。有一天,她去买东西,丢了一个帽子,我竟然很生气地让她去找回来。我不是心疼帽子,而是她什么东西都不知爱惜,出国后会为此吃苦头。这是很无聊的大动肝火,我平时很宠女儿,因为无原则的放纵,妻子总说我把孩子给宠坏了。也许担心她出国不能自理,也许担心她出国会过于放纵,我突然失去了理智,变得连自己想起来都觉得可憎。不仅我不讲道理,女儿也变得非常蛮横。我们成天吵,吵得大家都伤心,不仅伤心,甚至寒心,以至于大家都希望早日成行。终于到了89日,去上海机场送她,临上飞机,她悄悄塞给母亲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字。她的母亲已经在伤心流泪,看到小本子上的这些信,更是泪如雨下。

我做梦也没想到女儿会留下如此美丽的印记。她希望我们在思念她的时候,就翻翻这小本子。作为父母,总觉得女儿不懂事,可日记上的内容,分明让我们明白,真正不懂事的,是一些自以为是的大人。其实,何止女儿有点逆反心理,扪心自问,我们自己的心态也早就失衡,变得不可理喻。我曾经一再感叹,觉得女儿没什么爱心,因为现实生活中,差不多都是父母在为她服务,帮她叠被子,帮她倒水,半夜里起来帮她捉蚊子,强迫她喝牛奶。也许因为这些本能的爱,我们已经有些畸形,却忽视了一个最简单的事实,这就是女儿已长大。她不再需要婆婆妈妈的唠唠叨叨,需要的是另一种关爱,是理解。我不得不说自己深深地为女儿感动,女儿日记中表现出的那种爱,那种宽容,那种对父母的理解,让我无地自容。

征求了女儿的同意,从她临行前的日记中,挑出三分之二的篇幅,让读者阅读。我想,这些书信体的日记,不仅是写给我们看的,也适合其他的父母,它代表了一大批孩子的心声,这中间有委屈,有倾诉,有矫情,更有源源不断的真情实感,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孩子,解除两代人之间可能会有的那些隔膜。过去总以为只有父母才是爱孩子的,其实孩子更爱我们,父母的爱可能有时很自私,因为自私,会走向反面,会泥沙俱下,充满杂质;而孩子的爱是一股清澈的泉水,透明,纯净,美好,更接近爱的本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cdd5928a45177232e60a23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