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全集

2022-09-05 16:0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白居易的诗全集》,欢迎阅读!
白居易,全集

(772年~846),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朝诗人,中国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代表作有《》、《卖炭翁》、《》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座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琶峰。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那么为道,言而创造之那么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表达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那么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那么补察之义废矣。……俾辞赋合炯戒讽喻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六十八《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喻,所以他主张: 采诗之官,开挖苦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诗》)他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 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到达了极致。

白居易对诗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察时政。所以他紧接着说: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在《与元九书》中,他回忆早年的创作情形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为事而作,首要的还是为君〞而作。他也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伤唐衢二首》其二),并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但总体指向却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因为只有将民情上达天听,皇帝开壅蔽、达人情,政治才会趋向休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ce34800b8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7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