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号“东坡”的由来

2023-02-20 20:0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轼号“东坡”的由来》,欢迎阅读!
东坡,苏轼,由来

元丰三年,苏轼谪居黄州。这时,他的俸禄减了一半,家里供养的人口又多。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把每月的四千五百钱,分为三十份,每份用麻绳穿起来挂在梁上,每天早上用画叉取一串钱下来,交给妻子王闰之安排一日三餐。如果当天有些节余,苏轼就非常高兴地把这些小钱装在一只罐子里,以备有客人来访时买酒喝。 这时,苏轼的老朋友马正卿专程从扬州来看望苏轼,目睹“先生穷到骨”的生活,不禁心酸难过,便找到昔日的同窗,黄州太守徐君猷,求他将临臬亭下过去驻兵的数十亩荒地拨给苏轼开垦耕种,以解决吃饭问题。徐太守欣然应允,苏轼十分感激,给马正卿写了一首诗,以示谢意:

马生本穷士,从我二十年。 日夜望我贵,求分买山钱。 我今反累生,借耕辍兹田。 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 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 众笑终不悔,施一当获千。

苏轼对于垦植这片土地很是高兴,不但解决了吃饭问题,更因其在黄州城东,是一块坡地,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当年植树种花的忠州“东坡”相似。白居易是苏轼


敬慕的人,于是他效法白居易,将其地称为“东坡”,自号“东坡居士”。他还在东坡上筑室,取名为“雪堂”,并亲自写了“东坡雪堂”的匾额。宋人洪迈在《容斋三笔,东坡慕乐天》中说:“详考其意,盖专慕白乐天而然。”

白居易字乐天,生活在唐王朝曰趋衰败之际,他身为谏官,面对宦官擅权,藩镇割据,朝纲腐败,常以诗歌针砭时弊,后被降职为江州司马,又迁为忠州刺史。忠州城东有一山坡,身处逆镜而自强不息的白居易,于公事之余,常到坡上植树种花。为此,白居易写了不少诗作,如:“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东坡种花》);“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东坡种树》);“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别东坡花树》)。白居易与“东坡”结下了不解之缘,后人亦将“东坡”作为白居易的代名词。

苏轼当时的境遇、心情和所耕之地同当年白居易谪贬忠州时颇相似,因此自号“东坡居士”。他在自己的许多诗作中都有记述。如在《去杭州》诗中说:“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校前贤”,“衰朽”是苏轼自喻,“前贤”则喻白居易。他在此诗的“序”中还说:“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出于对白居易高尚品德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d12e4822e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