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化难点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23-05-01 05:2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企业标准化难点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欢迎阅读!
原因分析,难点,标准化,对策,企业

企业标准化难点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王健,王倩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3



企业标准化难点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王健1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

王倩2呼和浩特供电局

摘要:现阶段企业标准化建设仍有一定的困难,基础知识以及具体情况没有必然的联系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标准化发展。本文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企业标准化建设,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标准化;企业发展;问题成因;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4-0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国内多数企业已经成功转型,但是企业标准化建设依然难见成效。党的十九大以来,经济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企业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

一、企业标准化问题及其成因

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式,这不只是前进条件,而且还面对着众多制约因素。标准化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保障,同时也是一项系统性项目。尤其在当前的形势下,标准化发展有利于提升企业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可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企业标准化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体系内容与标准化不相融合,标准化工作局限于外,而且缺乏健全和完善的标准化机制。

1.未能深入探索和规划内容

首先,体系建设与产品标准化之间相互脱节。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体系建设与产品标准化活动之间出现了脱节现象,在创建过程中进程会表现为盘面规定综合等,有时只是单纯的为建设而建设,未能充分关注企业的具体规定。比如,体系中最主要的一个要素是产品研发等,然而行管创建能力却不尽如人意,很多企业的标准只是在某个范围或者领域内讲解自身有能力进行的内容,然而这些并不是行业所规定的内容。基于此,笔者认为适合市场发展的内容才是关键要素,之所以不衔接主要是因为标准化建设缺乏基础研究以及顶层规划。

2.标准化建设局限于外在,无法体现其功效

通过分析发现,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员工无法对各项技术工艺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尤其是开发作业的员工对标准内容并不熟悉,二者之间没有做好协调工作。同时,上述内容也是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难点之一。企业为获得暂时的效益,不得已进行相关建设活动,这时标准化应当对其做出退让,从而使该项活动只是体现为一些外在内容,这样就无法有效展示应有功效。第一,工作人员的素养普遍偏低。很多该项活动职员觉得开展活动的初衷在于做好协调工作,其中绝大多数都发现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市场与标准紧密联系,标准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引领作用。在他们看来,标准化建设非常简便,只是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


第二,产品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人员参于及产品流程不通畅,而且主观能动性非常的差。自方案评审、定型等,带批量出厂过程中整个产品运作流程中,标准化人员与实物之间的接触明显不足。

第三,人的思想意识有待提高。在诸多要素中,人的思想认识水平非常重要,这关系着标准实施的质量和效率,尤其表现在企业技术层面上。实践中可以看到,为数不少的标准自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弊端,以致于实施者难以有效落实工作。与此同时,工作人员本身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去落实相关工作,“经验主义者”们总是凭借着所谓的经验积累形成错误观念;甚至片面地认为标准的执行与否对自己的工作开展影响微乎其微,或简化流程,或不执行标准。长此以往,标准也就成为一个口号。

二、企业标准化发展策略

基于以上对现阶段企业标准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难点分析,笔者认为企业要想加强标准化建设,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创新观念

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工作的基础,实践中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标准观,方可实现企业的标准化创新。在此过程中,应当不断增强企业员工的标准化意识,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正确认知与接受标准化管理理念。在传统标准好建设过程中,管理工作仅注重产出的产品是否合格,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和被动性,难以有效满足企业现代化发展需求。为了能够树立正确的标准化理念,企业应当树立标准化即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位置的重要依据,与企业的日常基础性管理工作不同,应将标准化进一步提升至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同时,企业还应当进一步明确标准化发展战略目标,并且对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实施战略性规划,从而使其能够为营销以及生产服务提供帮助。

2.创新用人机制

在传统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中,尤其是人员管理随意性较大,对人才引进以及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以致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普遍偏低,缺乏综合型人才。基于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注意标准化用人机制的创新,这是满足企业标准管理的需求。第一,有效发挥企业决策者的重要领导作用。决策者在企业标准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决策者不仅要从宏观上对企业的标准化发展战略进行准确把握,更重要的是要为标准化的实施提供和谐的环境和良好的条件,并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奖惩机制使企业内部员工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标准化创新实践中来。第二,根据标准化工作需求来合理配置人员。一方面要从根本上杜绝企业组织机构臃肿现象,另一方面要严防专业人员匮乏。对企业标准化工作而要求,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政策性以及广泛性等特征,企业员工应当掌握标准化的规制与方针政策。实践中,为保证企业标准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企业应当积极打造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3.动态化管理

企业标准的建立包含了计划、制定以及贯彻和评估修订等过程,而且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近年来随着企业产品战略目标的不断改变,如果上述过程能够形成一个循环体系,则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就会更加的先进、超前。在此过程中,“计划”是通过研究产品和分析市场而制定的标准化方案,“制定”则是将上述“计划”有效的落实到文字层面的过程;而“贯彻”实施则是在践行标准,最后的“评估”与“修订”是对标准落实情况进行评价,根据需要作出适当的修改。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国内实施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存在着很多的难点和制约因素。实践中应当立足实际,并且与企业的所有工作融汇在一起,这样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标准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郝莉.关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对企业安全生产影响分析[J].科技展望,2017,27(17).

[2]李永坚.关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5(7).

[3]林建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d2c79a7bc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a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