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2023-02-10 10:05: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欢迎阅读!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技巧六字诀: 对、换、留、删、增、调 1.“对”,即对译,文言文中单音词较多,翻译时要把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双音词。

例:①“学而时习之”(《论语》)中的“学”可对译为“学习” “习”可对译为“温习”②“一狼径去”(《狼》)中“径去”可对译为“径直离去。

当然,有的文言文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有多个双音词,对译时要注意根据语境选择使用。 2.“换”,即替换,一种情况是文言文中有些单音词不能对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双音词时,就要换上一个确切的词来翻译,有时还要调换其中冲突的内容。 例:“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中的“薄”,译为“迫近”“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幼时记趣》)中的“明”,译为“眼力” 另一种情况就是要把通假字换成本字。文言文中,有时要用同音字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这叫做古字通假。通假,就是通用、借用的意思。在翻译时,先要换成本字,再作解释。 例:《核舟记》中“诎右臂支船”一句中的“诎”同“屈”“屈”是本字,意思是弯曲;“左手倚一衡木”中“衡”同“横”“横”是本字。 3.“留”即保留,有的文言文词语不用翻译。古今词义相同的词语,“山、水、牛、羊”等,人名、地名、朝代名、年号、官名、书名、器物名、度量衡单位等,都可以保留在译文中。

4.“删”,即删除去掉多余、累赘的成分,使句子简洁,指的是有些文言文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翻译时可以删去不译。 例:“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中的“夫”是句首发语词,只起引发议论的作用;“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中的“之”,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也可删去不译;另外,如“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中的“云”是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不用翻译。 5.“增”,即增加,一种情况是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直接放在动词或名词前,不用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量词增加进去。 例:“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应译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根抚尺罢了” 6.“调”,即调整,在遇到特殊句式时,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更好地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d927e71ba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