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学习心得

2023-04-05 23:36:5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学习心得》,欢迎阅读!
素养,核心,心得,数学,小学

-《吴正宪: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学习心得

六安市裕安区解放路第一小学 陈梅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即数感、

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平时的工作中也曾认真的学习了《标准》,但总对所谓的“核心素养”一知半解。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上接触到了吴正宪老师带领的名师工作坊,观看了由吴正宪老师主持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高研班系列讲座中的有关“核心素养”的教学视频,感受很深!

经济、社会、文化变革的加剧,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为人的数学素质。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呢?数学核心素养-一指人用数学点、数学思维方式和软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倾向性,包括款学意识、数学行为,教学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品质等等。数学是一门知识结构有序、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是人们对客现世界进行定性把握和定量到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月的过程”

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遵循数学学科特性,通过不断地分析、综合、运算、判断推理来完成。因此,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数学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掌握、运用和内化的过程,同时又是数学思维品质不断培养强化的过程。吴正宪老师展示的示范课主要以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为主,着重在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数学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但是我有点纠结:教师是抓住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不了。吴正完老师是这样子回答的:数学核心素质与教不完的内容比较,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更为重要,教不完的内容下节课接着教。如果每节新课都这样,难道真的不影响吗?这可能就是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

我觉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管注重数学核心素养还是注重知识的培养,应该


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培养数学意识,形成良好数感,数学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良好数感则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直觉。个人的数学意识和效感一方面反映了他的数学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的数学素养水平,具备良好数学意识和数感的人应该具有对效和数运算的敏锐感受力和适应性,能够有意识地用数学知识去观察、解释和表现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致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并善于捕捉生活中诸多问题所包含的潜在的数学特征。所以应将生活与数学紧密相连,让学生深深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2、加强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形成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质的特征,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来完成的。

3、培养估算能力,形成科学的直觉。估算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估算能力有着广泛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小学教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积极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这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数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对日常数量关系的灵活处理,形成各种解题策路,进而形成科学数学视觉。 4 注重效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实际的本领,必须带领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长知识,长才干,学会识别、学会适应生活中的数学间题

5、培养数学的情感体验

数学其独特的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具有潜在的陶冶作用,包括思想品德和情感体验两个方面。具体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1)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爱国主义、爱科学教育.

(2)学生对数学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和动机。包括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对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d94bfc307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