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眘虚《阙题》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赏析

2022-11-06 11:1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刘眘虚《阙题》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赏析,试题,答案,翻译,阅读

刘眘虚《阙题》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赏析

阙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影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①阙题:缺少题目。原有题目因故失落,后人加标“阙题”二字。 【试题】

1.如果为这首诗拟一个题目,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 )。 A.山居即兴 B.咏物寄意 C.暮春思归 D.青溪怀古

2. 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作一段景色描写。(40字以内) 3. 就诗中画线的句子,从情景关系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参考答案】 1. A

2. 答案示例:青溪蜿蜒,两岸弥漫的是青草绿叶,繁花点缀其间,春意浓郁,仿佛与溪水一样悠长。

3. 诗句描写了一幅静美的春景:对着山路的门无人打扰,读书堂坐落在柳荫深处。这样的景色寄寓了作者闲适淡泊的情怀。 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 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宁静生活。


C.“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 2)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D

2)“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春花翩然入水,多情之水载着花的芬芳静静流淌到很远的地方。诗人将水塑造成可视、可听、可嗅的形象,不但赋予水春的气息与活力,而且通过这迷人的景致传达出自己享受自然、悠闲惬意、怡然自乐的心情。 【作者简介】

刘眘(shèn)虚(生卒年不详) ,字全乙,江东 (今浙江一带)人。少时即善,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及第。一生仕途坎坷,曾任崇文管校书郎,夏县令。性高古,与王昌龄、孟浩然等友善;与贺知章、包融、张旭齐名,并称“吴中四友”。其诗工于五言,多为山水隐逸之作。《全唐诗》存其诗十五首。 翻译:

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 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 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 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 【鉴赏】

这首诗原来应是有个题目的,后来不知怎样失落了。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在辑录这首诗的时候就没有题目,后人只好给它安上“阙题”二字。 这首诗句句写景,画意诗情,佳句盈篇,可推为刘眘虚的代表作。诗描写深山中一座别墅及其幽美环境。一开头就写进入深山的情景。“道由白云尽”,是说通向别墅的路是从白云尽处开始的,可见这里地势相当高峻。这样开头,便已藏过前面爬山一大段文字,省掉了许多拖沓。同时,它暗示诗人已是走在通向别墅的路上,离别墅并不太远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d955b0652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3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