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和的诗词《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赏析

2022-04-25 08:00: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张志和的诗词《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赏析》,欢迎阅读!
西塞,渔歌子,山前,白鹭,赏析

张志和的诗词《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赏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胖。 青箬笠,绿蓑衣,歪风细雨不须归。 【赏析】

词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塞山优美的自然风光,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山水秀丽、花红柳绿的春天长卷。白鹭在西塞山前,展翅飞行,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机盎然。春天是一年中最富生机与活力的漂亮季节,有山的地方便少不了流水,当然也少不了桃花。作者没有细致地刻画桃花如何美艳,流水如何澄碧,仅以“桃花流水”四字概括。桃花盛开的时候,雨水比较多,几场春雨过后,河水上涨,鱼群也多了起来,正是“鳜鱼胖”的时候。“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呈黄褐色。既有如此胖美的鳜鱼,渔夫怎会不流连忘返呢? “青箬笠,绿蓑衣,歪风细雨不须归”三句,描写了一位典型的渔翁形象。他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在歪风细雨中,悠然地垂钓。他似乎已经沉迷在优美的春景中了,以至于下雨都不想回家。“青箬笠,绿蓑衣”,刻画人物的衣着,这青绿之色都是大自然的本色,符合渔翁寄情山水的心境;“歪风细雨”则是人物所处的环境,“歪风”不是狂风,是那种轻微柔和的春风,“细雨”当然也不是大雨,而是那种细密轻柔的春雨,在这和风细雨中,又有着箬笠、蓑衣遮风挡雨,“不须归”就显得极其自然了;“不须归”则状人物的心理,这是全词的点题之笔,也是作者的明志之笔。相传张志和垂钓时,常“不设饵”,可谓渔翁之意不在鱼,而在山水也。所以,词


中所刻画的遁迹江湖、怡情山水、隐逸闲适的渔翁形象正是作者的自我写照。

扩展阅读:张志和的诗词

张志和是唐代最早填词并有较大影响的词人之一,他的《渔父词》源于吴地吴歌中的渔歌,他的五首《渔父》词,特别是第一首,词调与意境完全相符,再衬之以美好的自然山水,境高韵远,很有艺术力,因此广为传诵。晚唐释德成39首《渔父拨棹子》中,有36首的句式格律全依张志和《渔父》。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亦有《渔父》词十八首,不仅其句式格律全依张志和《渔父》,并直接运用到道教的术语中。此后的和凝、欧阳炯、李珣、李煜所作《渔父》,其内容大同小异。均受张志和《渔父》词的影响。可见对后世的词人影响之大。 张志和的《渔父词》问世仅七年时间就传到了日本,嵯峨天皇读后备加赞赏,亲自在贺茂神社开宴赋诗,并与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起列入日本的教科书。

张志和的《渔父词》不仅影响到中国的填词历史和以后词人的风格曲调,吴越一带的地方戏曲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它的影响,同时对海外汉诗人的影响更大,直接开启了日本填词历史的先河。 扩展阅读:人物评价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张志和,或号烟波子,常渔钓于洞庭湖。初颜鲁公典吴兴,知其高节,以《渔歌》五首赠之。张乃为卷轴,随句赋像,人物、舟船、鸟兽、烟波、风月,皆依其文,曲尽其妙,为世之雅律,深得其态。……非画之本法,故目为逸品,盖前古未之有也,故书之。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志和性高迈,自为《渔歌》,便画之,甚有逸思。 ●唐·李德裕《玄真子渔歌记》


德裕顷在内庭,伏睹宪宗皇帝写真,求访玄真子《渔歌》,叹不能致。余世与玄真子有旧,早闻其名,又感明主赏异爱才,见思如此,每梦想遗迹,今乃获之,如遇良宾。於戏!渔父贤而名隐,鸱夷智而功高,未若玄真隐而名彰,显而无事,不穷不达,其严光之比欤? ●明·董其昌《画旨》

昔人以逸品置神品之上,历代唯张志和可无愧色。 ●《唐七律隽》

玄真自称烟波钓徒,此盖借淮父以自写照,而成绝妙好辞。语意惊拔,有目空千古之慨。与少陵暮归之作,同一格调,而尤觉超妙,以襟度洒落故也。然少陵是用世人,玄真是出世人。出世用世原有两种不同,出世者本无用世心,用世人作不得出世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da4ece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1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