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教学改革浅析

2022-04-16 13:27: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环境工程专业《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教学改革浅析》,欢迎阅读!
污染控制,教学改革,环境工程,浅析,理性

环境工程专业《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教学改革浅析

作者:苑丹丹 刘江红 荆国林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8



苑丹丹,刘江红,荆国林,芦

(东北石油大学 化学工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要:《物理性污染控制》是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为了适应石油工业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改革,本文针对我校《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特点,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性勿让控制;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304-0226-01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环境保护事业也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存环境的变化,人类对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也日益加强.为了适应石油工业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改革,需要石油高等院校培养出具有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较强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工程技术人才.物理性污染控制》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新增设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课程.本门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课程主要介绍几种物理性污染,包括噪声污染、电磁污染、放射性污染、光污染的产生、技术原理、危害和防治措施.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是课程知识点抽象、逻辑内容松散,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点,本文主要结合石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对《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

1 不断优化、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针对石油高校的特点,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教学必须改变以传统学科体系为构架的理论课程教学观念,应该按照石油院校学生的实际需要,组织教学内容.作为仅有32学时短学时的专业课,教师必须对课程的教材进行合理的选取,要本着课程与石油院校专业特色的结合点进行合理选取.与此同时,《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有着很强专业性.

2 丰富课堂、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集中了多种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合理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有效的充实教学内容,声形并貌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但是一门课程至始至终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不可取的,应根据课程具体内容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板书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物理性污染控制》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课程中涉及大量较为抽象的物理性知识及数学推导及计算,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合理的设计并使用多媒体,在课间的制作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对于抽象难理解的原理内容等通过动画图片来讲述会让学生更直观深刻的理解;对于相关的计算和公式推导应该采取传统的板书教学手段,


这样会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公式的推导.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调节课堂气氛,采用问题先导式、案例式、情景教学、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

3 恰当考核、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成绩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考察教学效果、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对此,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考核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考核指标是上课出勤、平时作业与测验、课堂提问情况,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20%;二是闭卷考试的卷面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对本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80%.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能够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又能保证学生上课的效果,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一举多得.

4 结束语

笔者作为工科院校的一名教师,在《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教与学中体会到,要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对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探索创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在不断的改革和探索中才能更好的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创新思维能力的环境工程专业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

参考文献:

1〕邓辉,武占省,等.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探讨[J].广州化工,201210:158-159.

2〕王丹.金属切削机床多媒体课程教学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012:113-114.

3〕孟祥福.试论日用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012:41-42.

4〕张树军,郝培锋.大学课程教育中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思想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9:17-18.

5〕赵燕玲,罗韬.改革教学手段、增强自学意识和培养创新人[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285-286.

6〕周翔,李本富.精品课程与课堂教学的多样性[J].西北医学教育20074:21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dac6128bf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7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